好了傷疤忘了痛
在三國演義小說裡,記述諸葛亮在北伐中原前,為鞏固後方安定,曾五次渡過瀘水,深入不毛之地,與西南地區的彝族首領「孟獲」交戰的故事。
諸葛亮運籌帷幄,巧施計謀,多次打敗孟獲所率領的彝族各部兵馬,並生擒孟獲,卻欲擒故縱,不但沒殺掉他,還以酒食款待,勸其不再為敵,並將他釋放。可是,孟獲不領情,每次放虎歸山,他又糾集人馬報復。如此反覆六擒六縱,直到第七次被擒,孟獲才心服口服,放棄敵對。口服不如心服,降服不如敬服,諸葛亮用「攻心為上」感化孟獲。
俗話說:「好了傷疤忘了痛」,寓意是告誡我們:犯了錯誤後應記取教訓,不可重蹈覆轍。小孩子不懂事,不長記性,招災惹禍,常常故態復萌,雖冥頑不靈,但還情有可原;但是,做為一個大人,已能明辨是非善惡,如果還像孩子那般不是輕重好歹,那就只能自討苦吃,自食惡果,沒有理由去怨天尤人。
有人受了傷,疼痛難忍,後來雖經過診療復原,卻留下疤痕。以「疤」為戒,可以記取「痛定思痛,痛如何哉!」的教訓。
可是,卻有更多的人,不能記取教訓,疤痕尚在,結果粗心大意,「好了傷疤忘了痛」,又再次受到傷害。我們只能說這種人的「自制力」薄弱,粗心無腦,不懂得在嚴酷的事實前猛然醒悟。吃了虧,不長見識,常受其苦,罪有應得。
民主選舉,「政見」滿天飛,參選人巧施「欲擒故縱」,類似酒食款待,饗以甜頭。當選得勢後,平民百姓「好了傷疤忘了痛」,猶甘之若飴。你說:這樣的民主素養,是不是太可憐、又可悲?
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
好了傷疤忘了痛
下午2:50
0 comments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