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統日報有限公司. 地址: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:038356141-3 hualien.info@gmail.com

政治

焦點、府會、民代、鄉市鎮、廣場

綜合

社會、一般、工商、生活、廣場

美食

餐廳、小吃、飲品、特產

生活

百貨、美容、旅遊、休閒

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

三旨官員好自為之

三旨官員好自為之
文/漁樵
在中國歷史上,宋代是以「冗官」出名的,讀書人做官相當容易,所以官爵多而且爛,許多官員在其位而不謀其政。所以對這些冗官有許多貶詞:十羊九牧、貂蟬滿座、十官九胖。
宋神宗任「王珪」為相,時人則嬉稱為「三旨宰相」?他做事敷衍塞責,沒有肩膀。王珪在位十六年,不建一策。人家叫他「三旨宰相」是指:有一回上殿進呈,他說「請聖旨」,神宗不明究理,還在思索嘀咕,他便說「領聖旨」,隨後傳諭「已得聖旨」。
正如一個人的身上虱蝨子多了,就不覺得癢,宋代對冗官的作風也習以為常。有宋一代,積弱不振,尸位素餐是主因之一。龍多沒有水,難怪王安石變法遭受抵制,功敗垂成。一直到只剩半壁江山,異族入侵,依然渾渾噩噩。
「三旨宰相」有三個特點:第一是自作聰明,高人一等,把別人當傻瓜;其次為明哲保身,遇事快閃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;第三則是只圖享受,「抱定宗旨不放鬆,任爾東南西北風。」
「抱定宗旨」便是「好官我自為之」,只要保住烏紗帽,即能以不變應萬變,為所欲為。國事、天下事、關我屁事!與其苦民所苦,不如揮霍享福;民生疾苦可以不管不問,飯卻是不能不吃,覺不能不睡,出國玩樂一次都不能少。
聰明的三旨宰相,都深諳為官之道「混」字當頭,混得熟,如魚得水,左右逢源。排水溝拆建,就會得罪人,絕不敢碰。然而,即便是綠林好漢都知「拿人錢財,替人消災」,難道我們這些「三旨」官員連他們都不如嗎?

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

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

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
文/漁樵
「縷蔥絲」是一句消遣人的話,與「三腳貓」有些類同。
這三個字,語出宋代「鶴林玉露」,大意是說:
有一個人娶進一房侍妾,她自稱是太師府裡專門做包子的人。新郎倌某日要她展露做包子的手藝,她卻辭以不能。再追問後,她才據實以告,她只是負責「切蔥絲」給師傅作餡。
無論中外古今,「品牌」不可少。有了金字招牌,做起生意「財源茂盛達三江」;文人系出名門便也「名滿天下通四海」。
舊時的中國社會,讀書人考「功名」搶出身。當時依程度分為:秀才、舉人、進士。比照現代學歷,大約相當於:國中、高中、大學。明清時代頭戴方巾的「入學秀才」,一個國中生,到了縣衙門拜見縣太爺,可以「平身」,不必如平民百姓一樣要下跪叩頭;而且,只要有了「秀才」的招牌,還可開班授課。秀才的「指導教授」,名位越高,這位秀才就越搶手,越值錢。至於是不是有真才實學,也就無關緊要了。
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,政黨在左右政治。
各種選舉,政黨「提名」大家搶破頭,就如同「金字招牌」一樣。而被提名的候選人想要勝選,也要秤足斤兩,自己的準戥必須準足,如果份量不夠,卻又肆放其辭,天馬行空,被人看破手腳,難免要露乖出醜。
同樣是政黨提名人選,也有秀才、舉人、進士之分,程度相去十萬八千里。但是,混在一起打泥巴戰,誰狠誰就佔上風;誰的手裡泥巴多,誰就比較有勝算。
黨提名,多的是「縷蔥絲」,不見得人人都會做包子,都是大師傅。聰明的選民,是不是可以看出門道來?

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

好蜂不採落地花

好蜂不採落地花
文/漁樵
騎腳踏車上高速公路,是明顯違法;可是,你開車故意把他撞死,那就是犯法,要吃上官司。因為,騎車上高速路,畢竟罪不及死。
謝深山嫉恨杜麗華爭位,不幫他站台,但是他也不曾為別人公開站台助選,如果國民黨刻意要對他祭出黨紀,於法無據,於情也說不過去。因為,他也罪不及死。
老狐狸就是老狐狸。黑,所以深藏不露。善謀略者,沒出手就贏。國民黨再強悍,也是「沒法度」。
要不是謝老爺對杜姑恨之入骨,依其行事風格,理當「人前手牽手、人後下毒手。」而不會「打蛇隨棍上」。到底為什麼謝杜兩人過去如漆似膠,到如今會演變成水火不容?這其間頗耐人尋味。
劍戟不利不可以割斷,毛羽不豐不可以高飛。謝老爺如此不給馬英九面子,可要付出相當代價。難道謝老爺精打細算後,會認為杜姑當上百里侯以後,對他的「晚節」更不保?或者是「心中無邪不怕鬼」?
陰沈狗,咬人攏不號。莫非謝老爺「兩眼看破生死路,雙肩承擔古今愁。」如果,謝老爺真如此「帶種」,死豬不怕開水燙,敢於母豬賽貂蟬,我們會佩服得五體投地,拜他如土地公。因為,只有他敢表達真正的花蓮民意,有機會讓馬英九大夢初醒,自討沒趣。
然而,聰明的花蓮人,不相信牛會嚼棕簑,烏龜不怕鐵鐘。除非謝老爺是斷塵絕念的人,他對馬英九「橋歸橋、路歸路」,也許背後深藏「籌碼」就很難說了。

人情練達即文章

人情練達即文章
文/漁樵
中國號稱「禮儀之邦」,對「稱呼」素來講究分寸,像什麼:大人、爺、兄等諸類,即便是布衣百姓,也叫做「官人」。
但是,實際上又階級分明,士農工商差異天壤。當官的士大夫才有資格稱「師」或「爺」,除此之外都不堪入耳,如:教師匠、木匠、泥水匠、皮鞋匠、理髮匠;有的則叫做:做裁縫的、做菜的、做生意的、當小差的、彈琴的。不像西洋人「師」、「家」滿天飛:教育家、音樂家、工程師、美容師、服裝設計師、作家、廚師、政治家、旅行家、演說家、傳教師。
中國人又愛拍馬屁,有時候又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。
朋友在一起,難免有忘年之交。但是,不論長幼,皆尊稱對方為「兄」,自謙為「弟」,稱兄道弟,無關年紀大小。明明小你十歲,他就是「兄」,其妻自然升格為「嫂夫人」。對年長而無授業之緣的,也稱他為師,他的另一半撿到便宜當起「師母」來,可以倚老賣老。
「西遊記」裡的孫悟空,在花果山的水濂洞,大不了只是一群毛猴的猴王,牠不滿足只當「美猴王」,竟異想天開。大張「齊天大聖」的旗號。「齊天」是與玉皇大帝平起平坐,而「大聖」則是人間聖王。
官場學界,稱呼「副」字是大忌,「副座」己經是對方所能接受的底線。在中國古代的稱呼學,一概免去「副」字,而稱為「候補待闕」或簡稱「補闕」,例如:副縣令為「待缺縣令」;副校長叫「校長待缺」;副教授就稱作「教授待缺」,有些人「人情中帶馬屁,馬屁中通人情」,一概不必待闕,直呼「教授」,結果是「皆大歡喜」。此所謂:「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」,亦師亦長,兄弟一場,行得春風有夏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