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統日報有限公司. 地址: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:038356141-3 hualien.info@gmail.com

政治

焦點、府會、民代、鄉市鎮、廣場

綜合

社會、一般、工商、生活、廣場

美食

餐廳、小吃、飲品、特產

生活

百貨、美容、旅遊、休閒

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

回頭是岸不歸路

回頭是岸不歸路

高雄監獄的六名囚犯,挾持監獄人員當人質,劫槍要脅逃獄,最終以舉槍自裁落幕,引發國人震驚與矚目。
  這六名重刑犯之犯意,據他們說是不滿司法不公,為什麼阿扁可以保外就醫,而他們卻輕罪重判?
  一般所謂的重刑犯,在大家的理解裡,應該就是所謂的「流氓」。依「流氓」的字面解釋是:「流竄的亡命之徒」,是我們對不務正業、欺壓善良、無惡不作的那種人的負面稱呼。
  事實上,「流氓」一詞尚有許多別稱。例如:北方人叫混混、痞子;華中叫地痞;上海人叫白相人;廣東叫爛仔、牛王;福建興化叫天罡;閩南及台灣叫鱸鰻;台灣話又叫兄弟人、頭人辶日辶月人;在馬來西亞的華人,因清朝道光年間洪秀全組織「三點會」,攻下東南各省,自號「太平天國」,一些不務正業的亡命之徒及藉此幫會之名作惡,人稱「三生」。
  鱸鰻是魚類社會中的惡霸,恃其體大力強,巨口利牙,橫行江海,吞噬弱小魚類,正如流氓橫行鄉里,魚肉良民一般。而且鱸鰻滑溜兇猛,很難捕抓,不易制伏。所以,台灣話的「鱸鰻」,顯然比國語的「流氓」更貼切也更傳神。
  在台灣話所說的鱸鰻,又分為文鱸鰻和武鱸鰻二型。文鱸鰻是專指搬弄是非的傳播業名嘴、不肖媒體記者、關說喬事的民代助理、強銷書刊的文化敗類;武鱸鰻自然就是指殺人越貨、強盜土匪、恐嚇勒索的窮凶極惡之徒。
  不過,鱸鰻無論文武,其危害社會則一,都是社會的敗類。劫持槍械的那六個人,最終以飲彈自盡結束其不歸路,值得世人警惕。

蹬水車的體悟

蹬水車的體悟

有位賢人行腳周遊各地,因烈日當空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解渴。
  剛好他看到不遠處有個年輕農夫,正在小溪岸邊踩水車,於是趨前向他要水喝。
  年輕農夫以一種羨慕的口吻對他說:「有一天,我也很想學您一樣雲遊四海,不想再過這種無聊的生活。」
  賢人看這年輕農夫憨厚純樸,便問他:「你有田種,又可以蹬水車取樂,又有什麼不好?」
  年輕農夫靦腆地說:「我們村子裡,就屬我最瞭解水車的操作,這是我們灌溉的主要水源。如果能找到一位能接替我踩水車的人,屆時沒有責任牽絆,我就可以求得解脫。」
  賢人向農夫求教:「難道踩水車也有那麼大的學問嗎?」
  農夫的興致來了:「水車的原理是靠下半部要泡在水中,上半部則要逆流才能轉動。如果水車全部浸在水中,不但無法轉動,而且會被激流沖走;要是水車通通離開水面,水就打不上來;上半部順著水流,頂多隨波逐流,一樣打不到水。」
  賢者有感而發:「原來如此!水車與水流的關係,正可以說明人與社會的群己關懷。如果一個人完全入世,縱身江湖,難免不會被五慾紅塵的激流沖走;自己沒有個性,只會隨波逐流;假如純然出世,自命清高,則人生必然漂浮無根,空轉不前。」
  極端的出世與入世,都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。
  生活中,不要太過於執著,因為太執著就會陷入固執。為人處世也不能太過清高,水清則無魚,滾石不長苔。人一旦太清高,就會變得孤僻,就會消極避世。

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

以退為進 明智策略

以退為進 明智策略

爬山,登山專家沒有人會直線攻頂,而採取迂迴緩進;做人,直來直往也非善策,懂得以退為進,方為上策。
  曾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與他的女幕僚萊溫斯基,在大辦公桌下「舔吻」的那場桃色風暴,大家記憶猶新。
  當這件事情東窗事發後,柯林頓以現任總統之尊,公開承認並向世人道歉,是多麼讓人難為情!但他的聰明之處,就在於他採取了以退為進的策略,坦承自己犯了不該犯的嚴重錯誤。他這麼做,其實是將包袱仍給了所有的美國人;我已坦承認錯,你們有權讓我下台,你們也有權讓我繼續留在總統的位子上。對於一個已經承認錯誤的人,你門就看著辦。結果,柯林頓安然渡過風暴。
  在柯林頓之前的甘迺迪總統,早年在競選參議員的時候,他的競選對手,在最關鍵的時刻,舉發他在學生時代,因為不誠實而被哈佛大學退學。這類事件在政壇上的殺傷力是巨大的,會讓這個人的道德、操守、守法的形象蒙上陰影。
  但是,甘迺迪的反應,他不否認辯解,文過飾非,而是爽快地認錯,他說:「我對於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感到很抱歉。犯錯的是我,我沒有什麼可以辯駁的餘地。」他等於是向大眾說:「我已經放棄了所有的抵抗。」對於一個手無寸鐵,舉雙手投降的人,美國人選擇原諒他,也更相信他。
  無論是甘迺迪或柯林頓,他們都沒有因未有過劣跡而受到傷害,相反的是轉化為優點,因為他們誠實面對坦承。
  政治人物常有權力的傲慢,一犯了錯就強詞奪理,掩飾推諉。如果,他們知道以退為進的道理,社會就更祥和溫馨。

讓對手知難而退

讓對手知難而退

這是一百年前發生過的事情。一個白人探險家,被非洲內陸的食人族逮捕。
  那時的非洲尚未開化,敵人的肉還是他們的佳餚。食人族將白人剝光衣物,捆吊著抬到酋長面前。
  從未見過白人的酋長十分不解,居然有皮膚那麼白的人。他心想:如果我的太太們也能生出白白胖胖的娃娃,一定很可愛。
  於是,酋長對探險家說:「如果你能讓我的妻妾們生下白娃娃,我就免你一死!」
  「沒有問題!」探險家十分有把握地回答:「要生幾個都沒問題,可是,我要她們吃一樣東西。」
  酋長聽探險家那麼爽快答應,高興的站起來說:「只要是我們這裡有的,又能吃的,我一定辦得到!」
  這時,探險家以自信的口吻說:「每天三餐中,都給她們加一把鹽。」
  第二天,探險家被釋放了。因為,酋長一時找不到那麼多的鹽巴。在那裡,鹽是稀有而無比真貴的東西,他們距離海洋太遠了。
  因為能強人所難,所以才會讓你的對手知難而退。
  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上,雖然絕大多數的人都自以為是文明開化的人,卻不乏像酋長一樣,異想天開的要求你做不想做,也難做的事情。就好像台北市剛出爐的柯文哲市長,興之所至,就隨便下達指令。
  有沒有人能像白人探險一樣,找到對方弱點,開出他不可能做到的條件?

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

汗漫新婦拱破鼎

汗漫新婦拱破鼎

有很多台灣話,都將國語倒過來說。例如:人客(客人)、慣習(習慣)、鬧熱(熱鬧)、久長(長長久久)、咒詛(詛咒)、雞公狗母(公雞母狗)、運命(命運)、風颱(颱風)。
  台灣人形容一個人笨拙,又有幾種說法:
  連戰的祖父「連橫」在「台灣語典」,指「漢漫」為「無能」。他引用「北齊書:楊愔傳」說:「愔強識不忘,有魯漢漫者,自言猥賤不見識。」以「漢漫果不自虛」形容一個人記性不好,這裡的「漢漫」與國語的「顢頇」無能意思相通,所以用台灣話倒過來說「頇顢」,倒也說之成理。按「顢頇」意為:「臉孔大」,又與台語「大面神」符合。
  古人常用,但現在人很少用的「汗漫」,不管是語音或字義,比「頇顢」更有意義,說服力也更強。
  「汗漫」有兩解。其一是「很廣泛」:「經學無底,史學無邊。經學深,故無底;史學太汗漫,故無邊。」已逝東海大學中文教授「徐復觀」在「答薛順雄教授」,商談「白日依山盡」詩中,也提到:「我寫文章越寫越汗漫,常以不能割愛自愧。」
  二是「無拘束」。金史:「汗漫陳說,莫能詳盡。」袁枚的「隨園詩話」中,記載張夫人勸夫詩:「此去湖山汗漫遊,紅橋白社更青樓;攀花折柳尋常事,只管風流不下流。」
  此二說看起來有差別,但結果都是指「笨拙」。
  多年媳婦熬成婆,從前做婆婆的對媳婦要求苛刻。台諺:「驚看日頭影,汗漫新婦拱破鼎。」新媳笨手笨腳,一看日影西斜,田裡的人都將回家吃飯,下廚時手忙腳亂,把炒菜鍋給打破了,急得香汗漫流,其模樣非常傳神。
  國語說「顢頇」,台灣話講「汗漫」,或閩南人漢文「漢漫」,其實都是在罵人「飯桶」、「笨蛋」,絕不是好話。

不拒人於千里之外

不拒人於千里之外

上了年紀的人,都很喜歡看「奧黛莉赫本」所主演的影片。
  身材纖弱,水汪汪的大眼睛,秉性溫和的奧黛莉赫本,留著一頭劉海,予人一般清新活潑開朗的形象。
  她原籍比利時,曾演過羅馬假期、修女傳、窈窕淑女、第凡尼早餐等鉅作。她的精湛演技,曾獲得一九九九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「百年來最偉大的演員」女演員第三名,她曾獲「奧斯卡」。
  奧黛莉赫本帶人謙誠不做作。有一天,她收到一個劇本,她讀了之後並不喜歡,於是寫了一封信給作者:
  「親愛的劇作家,承蒙你寄來的動人劇本,很感謝。劇情很有趣,只不過......」
  她覺得這樣寫是違心之論。於是,她又換了一張信紙,寫道:「親愛的先生,謝謝你寫給我的劇本。我看了好幾遍,實在看不出劇情是要表達什麼?」
  她想,這麼寫未免太刻薄了,不該如此露骨,傷了人家的一番好意。所以,她又換了一張信紙:
  「親愛的劇作先生,這個故事情節,太脫離現實,對社會教育可能帶來負面影響。」
  可是,這樣坦率的表達,會不會令人難堪?她考慮了很久,重新提筆:
  「親愛的大劇作家,謝謝妳這麼抬愛。劇本寫得很好,可惜我演出太忙,檔期排得太滿,恐怕無暇接演。」
  她又覺得這樣太虛偽,言不由衷。
  奧黛莉赫本和朋友談起這件事,朋友問她最後怎麼做?她說:「我最後乾脆把四封信,放在一個信封裡寄給他。」

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

三八無藥醫

三八無藥醫

六○年代國語流行歌曲的歌姬「崔苔青」,她在主持電視節目繞口令:「五三八三八專線,有問必答,有話請快講。」讓當時的「吾三八三八」轟動一時。
  「三八」一辭,應該是閩南噢,與上海話的「十三點」和大陸各地的「二百五」,都是以一組數字來譏諷一個人的低能愚行。
  在台灣話裡頭,「三八」一般所指的對象多屬女性,而「三八猴」便是專罵男人不正經。
  為什麼把頭腦不清,言行舉止不正經的人說成三吧?一直困擾著閩南方言專家,至今沒有一種比較合情合理的詮釋。
  於是,有不少人便繞著這「三八」兩字,大動腦筋研究探討。
  第一種認為:三乘八等於二十四,一天有二十四小時,一天到晚渾沌過日的人,無所作為,自然是迷迷糊糊。
  第二種說法,三加八等於十一。按牌九賭法,凡超過十點的,即去掉十不算,而記其餘數,所以十一只能算一,重新又回到原始,與「蹩十」只是一牆之隔,離蹩腳已不遠。「十一哥」指的是未婚的男性,未經「人道」,是童貞尚存的小孩。
  另有一種是以諧音來解說。他們認為「三八」唸起來與「山伯」音似。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三載,耳鬢廝磨,居然不識女兒身,以致被罵「呆頭鵝」,實在很「兩光」,頭腦不清。
  以上各說似成一理,但比較被人皆受的,當屬本省宿儒「吳槐」所著「河洛語」裡「唐宋故事」:「俗謂素性生硬,作事乖張曰三八。」他解釋說:「北部有伎女,色美而舉止生硬,人謂之生張八。寇準乞詩於魏野:君為北道生張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;莫怪尊前無笑語,半生半熟未相諳。」魏三張八,生張熟魏,似乎三八「本乎於此」。如果有人再不能接受這解釋,那麼「三八無藥醫」,找不到病源。

無罪而死 心安理得

無罪而死 心安理得

西洋哲學之祖「蘇格拉底」,說話最有哲理。
  相傳蘇格拉底的長相醜陋,老態龍鍾,五十歲的人,看上去卻像七老八十。
  有一天,一個好事之徒故意捉弄他:「聽說一個十八歲的美眉愛上你,也嫁給你,到底你憑什麼?」蘇格拉底不理會他,那人卻一再糾纏。
  蘇格拉底不勝其煩,最後只好跟他說:「我也沒有什麼本事,不過,我可以告訴你一個道理。你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,要是你拚命追她,她就越跑越快,你永遠也追不上;相反的,你若是一心一意走你的路,她卻會緊緊跟著你。」
  蘇格拉底是被人陷害判死刑送進大牢,但依舊不改幽默看待世事的本性。
  他的妻子到監獄探望他,生離死別,淚流滿面痛哭失聲。他要陪同探監的學生勸她回家,因為她說「我一生最怕的就是女人流淚」。
  他的妻子當然不願離去,一面呼天搶地哭喊:「蘇格拉底你是冤枉的呀!你可不能無罪而死啊!」
  蘇格拉底聽完話,一派輕鬆自在如常:「這很好哇!我無罪而死,死得光明磊落,心安理得。難道,妳要我有罪而死嗎?」探監的人哭成一團。
  這時一位學生脫下身上的新大衣,要老師換下破舊的長袍。蘇格拉底堅持不肯,笑著說:「我長年不離這身舊袍,這樣上帝會認出我!」臨刑,他又想起一件事,交代一位學生:「我還欠阿克勒比思一隻公雞,可別忘了還給他!」
  這是蘇格拉底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。

李鴻章大雜燴

李鴻章大雜燴

清朝末年,「李鴻章」銜命辦洋務,專與外國人打交道,形同外交部長。
  有一回,李鴻章設宴招帶一些使節與政商達人。席面在花廳裡擺開,酒過一巡又一巡,菜上一道再一道,已經吃了幾個小時,洋客就是不肯下席離散。
  這時,總管對李鴻章附耳低語:「中堂大人,廚房裡的菜都吃完了,怎麼辦?」李鴻章略一思索,交代:「把剛才灑下去的殘菜,用大鍋菜集中裝起來,再加熱端上來。」總管滿面含笑而去。
  不多久,一大鍋熱騰騰的雜菜上了桌,洋客們吃得津津有味。其中一位老外,用蹩腳不輪轉的漢語說:「中堂大人,你們中國人有一個很特別的習慣,總是把最好的東西都留在後面,這一鍋好吃的菜名叫什麼?」
  李鴻章的外語本來就不靈光,所以一時也想不出一個恰當的菜名,只好答非所問:「好吃多吃!」誰知這一下歪打正著,洋客們把漢語「好吃多吃」,誤聽為英語的Hotchpotch,大聲叫好,直稱李鴻章的英語一把罩。原來,這個英文字的意思為:肉與菜的大雜燴濃湯。這道菜即叫「李鴻章大雜燴」。
  「大雜燴」就好的一面來說,是「創新組合」,給舊環境帶來新氣象。可是,反過來說,就是龍蛇雜處,把壞事集成一堆。
  執政的國民黨在六都選舉中,只勉強撿到一席;立委補選中,也只五搶二,表面上維持平盤,選票卻難看。如今,在年關之際,汽油又猛漲一塊九,政府帶動年貨上漲。萬一,下周油價持續上揚,百姓真是「年難過」!食安風暴未停,禽流感又起,為什麼壞事連連?馬政府此刻又端上這道「大雜燴」,莫怪神仙難救病危人!

不住於相 逍遙自在

不住於相 逍遙自在

宋代有一位居士名叫「張九成」,曾考中狀元,在朝廷當侍郎,平時喜歡談禪說道。
  當時的許多文人墨客都流行學佛參禪,但他們的動機多屬附庸風雅、餘興消遣,十個之中有九個學佛不知佛,談禪不知禪。
  張九成就是其中之一,他雖然讀研過很多禪學佛典,但始終一知半解,無法參悟真意,也就是佛家說的「不開悟」。
  有一天,張九成去拜訪郊區禪院的「妙喜」禪師,並對他表明說:「打死心頭火,特來參喜禪。」
  妙喜禪師一聽就知道他機緣未至,根基不深,便淡淡地回話說:「你起得這麼早就來到這邊,難道不擔心你太太跟別人睡覺嗎?」
  張九成頓時火冒三丈,氣呼呼地罵道:「你這個老禿驢,虧你還是個出家人,怎麼如此造口業,說話那麼難聽!」
  「我只是輕輕這麼一搧,你就發這麼大的火,這樣怎麼能參禪呢?」妙喜禪師用手阻止張九成再說話。他接著說:「明月常被烏雲遮,大海常被人唾罵,明鏡常被人挫傷,可是有誰見過它們生過氣、發過火呢?它們總是泰然若素,對外界的反映聽時不惑、聞而未聞、事過不留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它們的本體之心一片空虛,既剛又柔,既深又廣,能容納並超越一切。所以,它們能忍人之所不能忍,見人之所未見。與人為善,張口即佛,天天都是好日子。」
  修佛打坐學道,這些都是一個人的唯心作用,自生法相。你能不住於相,處處自在,魔也是佛;住相了,佛也是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