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統日報有限公司. 地址: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:038356141-3 hualien.info@gmail.com

政治

焦點、府會、民代、鄉市鎮、廣場

綜合

社會、一般、工商、生活、廣場

美食

餐廳、小吃、飲品、特產

生活

百貨、美容、旅遊、休閒

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

呂洞賓點石成金

呂洞賓點石成金

有一個窮人,生活窮苦,卻虔誠奉拜「呂祖」。
  呂祖,就是唐人呂洞賓,是民間祀拜「八仙」中的第三位仙人。
  呂洞賓被窮人的虔誠所感動,有一天夜裡忽然降凡他家。呂祖看到窮人的家裡一貧如洗,不禁大為憐憫,就伸出一根食指,指向庭院中的一塊大石頭,那石塊立刻變成一塊閃閃發亮的黃金。
  呂洞賓對窮人說:「這塊金子給你,要不要?」窮人雙膝落地叩拜說:「我不要!」
  呂洞賓見窮人這般有骨氣,便高興的說:「你心地這樣誠實善良,實在太好了。那麼你想要我怎麼幫你呢?」窮人趕緊點頭如搗蒜請求:「我只要你可以點石成金的那根手指頭。」
  這個故事乍看之下,誰都會笑。笑那窮人的貪心。可是,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,卻表現出窮人的聰明,以及彰顯他旺盛的企圖心。
  「點石成金」,金是現成物,可以換錢花用,但是錢花光了,就還是窮光蛋一個。所以,妙就妙在如何「點石」,一旦學會了點石的技法,想要金子時就自己點,要多少有多少,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。
  讀書人追求學問,「書中自有黃金屋」,所以金子就是學問;而呂洞賓的手指頭,就是「功夫」,也就是「方法」。
  生意人想賺錢,唯有靠「商譽」才能點石成金。
  不懂得「點石」技巧,「成金」再多,終有用完的時候。
  「頂新」集團富甲一方,甚至幾乎富可敵國,只可惜他們幾個兄弟沒有人學到呂洞賓的那根手指頭,聚財方法錯得太離譜!

天堂不在天上

天堂不在天上

四肢健全的人,有人活在陰暗的角落裡,成天哀聲嘆氣,對人生不抱希望。而身心障礙的人,有人沒有雙臂卻成為「蛙王」;坐輪椅的可以跳輪椅國標舞;用嘴巴咬筆,也可以成為畫家;手腳麻痺的「杏林子」也能成為知名作家。
  人的轉變,往往在一念之間。
  曾經聽說過,有位將軍戰功顯赫,某日來到一座禪院,看到禪師打坐修禪。那位禪師見有武官入院,即起身問訊。將軍疑惑地向禪師問佛法:「真的有天堂、地獄嗎?」
  禪師只淡淡回答:「有啊!」將軍又故意追問:「那麼,天堂和地獄在那裡?怎麼走?」
  禪師上下打量將軍一番,再問他:「你是什麼人?」將軍神氣地說:「我是一員武將,是大將軍。」
  禪師立刻大聲笑道:「你一副屠夫樣,怎配做大將軍呢?」
  將軍對禪師的惡言嘲諷,氣憤異常,乃拔出配劍,作勢要砍殺禪師。禪師氣定神閒,笑著說:「你看,地獄門開了!」
  將軍聞言,心念立轉,趕緊收起利劍,恭敬地向禪師賠禮道歉:「末將愚痴,有所冒犯,尚請禪師鑒諒。」
  此時,禪師又笑呵呵地說:「你看,這不就是天堂之門開啟了嗎?」
  「萬法唯心造」,善惡由己。天堂與地獄,不過是「一念」之差而已。天堂不在天上,地獄也不在地下,它們在一個人的心中、意念中。
  人要上天堂,不必坐電梯;下地獄也非如掉落萬丈深淵。它取決於自己的一顆心,在一念之間,決定自己的去向。

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

世間鬼話多

世間鬼話多

「鬼話」是不分古今中外,到處都有的。茶餘飯後,街談巷議,民間傳說,大人哄小孩,無時無地沒有鬼故事。幾乎可以說:有人的地方就有「鬼話」。
  如果,世上真有鬼,我們相信在「鬼世界」中,應該與我們「人間世」一樣,有可愛善良的「好鬼」,也有窮凶極惡的「惡鬼」和「厲鬼」。
  但是,在人類的腦子裡,總認為鬼是壞東西,早就有成見要跟鬼作對。膽子小的,敬而遠之,避之唯恐不及;不怕鬼的,靠「作法」去教訓懲罰牠,狗血淋頭。
  一般來講,我們對鬼的印象都是負面的,所以有很多鬼故事,都是藉鬼來罵人的。例如說:怪主意多,反應快,叫「鬼主意」、「鬼靈精」、「鬼頭鬼腦」;說話太離譜,叫「鬼話連篇」;嘴饞貪酒,叫「餓鬼」、「酒鬼」;好吃懶做,叫「懶鬼」;做人不乾淨,貪財索賄,或儀容邋遢,通通叫「垃圾鬼」;嗜賭如命叫「賭鬼」;心術不正叫「搞鬼」。
  尤其在中國的古文學中,鬼話故事的遺產非常豐富。許多有名的文章小說,多記有不少怪異鬼話,像「聊齋誌異」、「白蛇傳」這些書,更是通書多是鬼話。這跟中國人的迷信,拜鬼神有很大關係。
  聽司馬中原先生講鬼故事,不寒而慄;電視邀影藝人員談靈異事件,不敢住旅館;農曆七月中元節開放鬼門關,通常讓膽小的人,晚上不敢上一號,也不敢出外旅遊。因為,一想起鬼故事,就令人心裡毛毛的,渾身冷冷涼涼的。
  現代科學雖然昌明,但尚未能證明世間上到底有鬼?還是沒有鬼?但是,可以確定的是,大多數的人「心裡有鬼」,所以不敢走夜路,半夜聽到有人來敲門,就嚇得半死。
  鬼從何來?鬼由心生。鬼的長相如何?有沒有我們醜?

失敗了再爬起來就好

失敗了再爬起來就好

人生不可能沒有逆境,失敗了再爬起來就好;最怕的是一蹶不振,倒地不起。
  「困頓」是壞事,卻也是好事。它會逼著人去想辦法,提出破解脫困之道,重新找到成功的機會。
  喜歡打棒球的中年以上的球迷,都會認識「楊清瓏」這個人。47年次的他,曾是「金龍少棒隊」的強棒,從少棒一路打到成棒,並入選1984年洛杉磯奧運國手。在那次比賽中,與南韓對壘,轟出驚天的兩分關鍵巨砲,助中華隊贏得銅牌。
  後來,楊清瓏並沒有加入職棒,很早就轉為專任教練,並回到學校當教授。
  一場因緣際會,讓楊清瓏成為球評。
  有一年,他未接到學校的續聘書,在一般行政程序上,等於視同解職。這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敗,而且原因不明。所幸同年某電視台邀他擔任球評,讓他從此走上球評之路。
  打了三十年的棒球,自以為很懂棒球;後來,他才發現打球與講評是有很大的不同,他的「行話」甚至讓電視觀眾聽不懂。
  「教練」常會涉入比賽勝負,不容易客觀分析;但是以「球評」的角度去看比賽,把自己轉換成客觀角色,再用他打球的經驗與體會,當然他就成為佼佼的解說者,擲地有聲。
  從少棒到成棒,由選手而教練,再從教練到球評,在棒球運動這條路上,他的資歷相當完整。
  不受學校續聘對楊清瓏來說,是一大打擊;但另起爐灶使他有了轉機。不當選手、教練的他,反而更有視野高度,更瞭解棒球,助他成為棒壇的長青樹。

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

求人不如求己

求人不如求己

靠人,人跑;靠山,山倒;靠自己,最牢。
  求人,不如求己,做什麼事情,一步一腳印,終有水到渠成的時候。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,他自顧不暇,不會有太多閒暇時刻去成全你,於是你最後等到的只是失望。只有相信自己的努力,才可能創造自己的成功。
  宋朝文學家蘇東坡,有一天與佛印禪師相約到郊外散步,來到一座小廟。
  他們走進廟裡參拜行禮。忽然,蘇東坡發現供在神龕上的那尊觀世音菩薩,手中握著一串念珠,那種神情就好像正聚精會神地念著佛號。
  蘇東坡心裡在想:觀世音菩薩也是神,那麼她念的又是什麼佛號呢?
  蘇東坡站在佛像前一陣呆立,終於忍不住狐疑,請佛印禪師開示。
  這時,佛印禪師微笑著臉,對蘇東坡說:沒錯!觀世音菩薩是在念佛,她是自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!
  蘇東坡深不以為然地又問:自己念自己的名號,這又有什麼用呢?
  佛印禪師看著蘇東坡,正經八百地說:你沒有聽說過什麼叫做「求人不如求己」嗎?
  蘇東坡恍然大悟。
  人都有依賴心,只要遇到困阻,就期待別人伸出援手幫助你,而懶得用心動手替自己排除困難。神也是神,神也要自助;人,當然得先要自助,然後才有人助,求人先要求自己才行!

美得不夠自然

美得不夠自然

周朝的「西施」據說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美女,一淺笑,一回眸,無不楚楚動人,雖粗服亂髮,不掩國色。
  北宋文學家「蘇東坡」寫詩:「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兩相宜。」即是以西施用來比喻西湖的「自然美」。
  至於「東施效顰」的反諷故事,乃是借東施的矯揉做作,使得她本來就醜陋粗鄙的模樣,令人更加不敢多看她一眼。西施與東施的差別,不在於東西反向,而在於「自然」與「做作」。只有出於自然的美,才是真正「脫俗」與「瀟灑」。
  有為者亦若是,東施想學西施的美麗,並沒有不對;錯就錯在她不瞭解「自然就是美」,也不掂量自己的條件和氣質,根本是從頭到腳都不能與之相較。
  女人愛美,是女人的天性;男人耍酷,追求灑脫,也自不例外。但是,長得美醜是天生的,而氣質的優劣則是後生調養出來的。
  化粧,使人美麗,但無助於氣質提升。
  其實,人的可愛與否,主要靠「氣質」,看其內心美不美,其言行舉止夠不夠自然得宜。
  英雄出少年的諸葛亮,其妻奇醜無比,他卻一點不介意,因她賢淑聰慧,展現內在美。日人「芭蕉翁」正要去賞花,途中看到一位孝女,大受感動,便把身上所有錢財送給她,花也不看就打道回府。他對人說:「能看人中最美的人,不看花也沒什麼好遺憾的。」
  英國女交通部長訪華,禮貌上送給台北柯市長一只名貴懷錶,他卻故作瀟灑,以羞辱性的語言喻為「破銅爛鐵」,鬧出國際糗事。柯文哲「美得不夠自然」,台灣人的面子,也被他給丟光了!

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

日中遠?日出遠?

日中遠?日出遠?

晉朝「張華」的「博物志」有一篇「二小兒辯日」的故事。
  有一次,恐子到東方去遊歷,在路上看到兩位小孩子在鬥嘴辯論。孔子便停下來問他們在爭論什麼事。
  一個小孩說:「我們是在辯太陽的遠近。我以為太陽早上剛升起的時候,大得像車輪蓋,到了中午看起來卻小得像盤子。這表示太陽升起離我們最近,中午離我們較遠。」
  另一個小孩不服地反駁:「我認為正好相反,因為太陽早上出來的時候,冷冷涼涼的,可是到了中午,太陽就熱得滾燙。因為中午太陽距離我們近,才覺得熱;早上太陽離我們比較遠,所以才不覺得熱。」
  孔子聽他們辯論,久久不能裁決。兩小孩見孔子拿不定主意,不禁笑著說:「連老夫子那麼博學多聞,竟然也答不出來!」
  到底是「日中遠」?還是「日出遠」?在科學知識尚未發達的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代,孔子弄不清楚這個天文道理,那是理所當然,不足為怪的。
  孔子對他所不知的事情不予置評,正應合他自己所說: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!」的精神。
  這故事告訴我們:學問再大的人,也有許多他不知道的事情。
  面對遼闊無際的知識海洋,我們對很多事物的一無所知,或不夠清楚,並不是一件什麼丟臉或不光彩的事。連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「牛頓」,都自稱他只是知識海洋的沙灘上撿貝殼的小孩。
  台北市長「柯博」聰明過人,見微知著,對政壇百病一針見血。然而,他自恃過人,直言快語,經常「口過」惹是非,若能虛心謹言,政通人和,一定大受歡迎。

三不要

三不要

清朝文人「宋犖」在他所寫的「筠廊偶筆」中,有一則很幽默、很有趣的諷刺文章。
  有一位老縣官,在他的縣府衙門,寫了三個大字:「三不要」,旁邊還用小字注解:一不要錢,二不要官,三不要命。」他自我表態,他的為官原則:絕對清廉公正,不會貪污索賄,秉公辦事絕不向權勢威力低頭。
  老縣令的表白,是一副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」的自許與堅持。老縣令有沒有真正做到這「三不要」?我們不知道。但這三不要卻絕對是一個有骨氣、有操守、有人格受萬民愛戴的政府官員。
  可是,老縣令的「三不要」剛掛上去,第二天一早,就被眼尖的人發現,在三不要的每一行下,各多添了兩個字,讀起來變成:「不要嫌錢少,不要官嫌小,不要命嫌老。」氣得縣令吹鬍瞪眼,下令要抓拿人犯嚴辦。
  有人勸老縣令「身正不怕影子斜」,根本犯不著小題大作,除非「心虛」。但是,老縣令就是不肯就此罷手,並趕緊將「三嫌」塗掉。後來,乾脆把「三不要」卸下,令人拿去焚燒掉,省得煩心。
  事實上,升官發財誰不想要?只要不貪污舞弊,不枉法瀆職,又有什麼錯?靠自己的本是又何必怕人唾罵?
  然而,世上確實有很多人,猶抱琵琶半遮面,欲語還怯,唯恐不夠「三嫌」。嘴巴越說他不貪取,卻是越要錢;口口聲聲自許不在乎升官,卻越不擇手段攀龍附鳳;越大聲說自己不怕死,心裡越是怕死得要命直顫抖。

甜頭之後有苦頭

甜頭之後有苦頭

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」,是說明天底下沒有專門撿便宜的事。
  同樣一句話說:天上不會掉「餡餅」,然而生活中的「陷阱」實在太多,「金光黨」無所不在。
  其實,所有陷阱都有一個共同特點,就是抓住人們貪便宜的心理弱點,誘使人不斷往陷阱跳。「金光黨」、詐騙電話的社會案件層出不窮,無非都是為了一個貪字。
  住在鄉下的張三,正要去城裡看望兒孫。走到半路上,突然看到一個紅色的絨布包,正巧走在他前頭的一位年輕路人甲,眼明手快,搶先趨上前去撿了起來。年輕路人打開一看,竟然有一條沉甸甸、閃閃發亮的金項鍊。
  張三眼看四下無人,心生貪念,於是拉住年輕路人,要他不可據為己有,一走了之,而要等候失主回頭找尋。張三此時動了歪念,心裡盤算如何才能撈到好處。
  等了老半天,還是沒人來認領。那個年輕路人便小聲對張三提議:「現在金子很貴,項鍊一定值不少錢。可是,我還要趕路,倒不如你給我一萬塊,金項鍊全歸你。」
  張三終於心動,假裝勉強答應,從身上掏出準備帶去給兒子的錢交給年輕路人。
  張三興高采烈的來到兒子家,馬上拿出那條金項鍊要送給兒媳婦,還把路上發生的事講述一遍。小夫妻半信半疑,再仔細端詳,才發現原來是一條鍍金的假項鍊。
  等到張三恍然大悟,吃虧已經成為事實。原來是別人設了陷阱讓他跳,令他啞巴吃黃蓮,有苦說不出。

讀死書不如會做事

讀死書不如會做事

每一個行業,都需要「優秀」的人。可是,讀書「優異」與社會表現「優秀」,其時不可相提並論。
  社會上表現優秀的人,並非都出自「名校」或「本科系」。在我們的周遭,有那些政壇大官是國立知名大學的政治系高材生?有那幾位成功的企業家是某知名學府「商學系」、「企管系」的風雲人物?有誰是接受過營建土木高等教育的營造廠大老板?
  學校只教「分數」,卻不負責教「本事」。分數的高低,與本事的強弱,其實是兩碼事。女孩子長得漂亮,並不一定賢慧,可以嫁個好丈夫,過著「幸福快樂的日子」;男孩子也不能說他長得醜,就一無是處,等同廢人。
  成績是考卷的事,天分是贏家,背了就會。但是,在社會上表現優秀,卻無關考卷。考試成績高,不代表他有本事。課本外的浩瀚世界,機會多如海灘沙子,一輩子只要學得一樣專才,你就有機會;手捧一大把沙,反而成為半調子,無一精通。
  多才多藝是人常犯的毛病,興趣可以這樣,做事不專精,極可能一事無成。
  有人問雕塑大師「朱銘」的學歷嗎?作家與畫家「蔣勳」,高中讀的是私立強恕高中,有人會因而懷疑他的學問嗎?表演藝術家「李國修」參加三次大學聯考都落榜,你相信嗎?本土小說作家「黃春明」高中一再遭退學,在幾所學校「流浪」,勉強才從師專畢業,他的「見識」造就他的鄉土文學經典。
  往「天賦」前行,逆勢操作,各憑本事,讓自己佔有一席之地。

玻璃做的愛心

玻璃做的愛心

「愛人的心是玻璃做的,既已破碎了,就難以再癒合。」女歌手「楊林」幽幽唱出的「玻璃心」,不知曾牽動多少青年朋友的情意心靈。每當偶而從音響飄來幾聲,不覺心有戚戚;細加咀嚼品味,也有一分哀愁感動。
  男女情愛,本是由雙方情意與理想的結合,海誓山盟,長流似水,天長而地久。如果「愛人的心是玻璃做的」,一掉到地上,便支離破碎,破鏡難重圓。這種「玻璃心」正反映出當代人的愛情脆弱,其品質已禁不起考驗。
  再聽聽另一位民歌出身女歌手「蔡琴」唱的「讀你」,歌詞寫:「讀你千遍,也不厭倦。」感覺就大異其趣。
  情人之間,有共通的「可讀性」,而且來能讀你千遍也不厭倦,這就相當聖潔可貴了。他們總不會像「愛人的心是玻璃做的」那樣,在陽光底下會閃爍出多彩多姿的假象,一時之間光芒四射,然而時空轉移,立即無光無彩,黯然失色。
  情人合不來,讀你一遍已覺面目可憎,讀你千遍不但索然無味,還令人厭煩倒胃口。
  人生道途上,我讀你,你讀我;有「能讀」的我,還要有「可讀」的你。「能讀」是「能愛」,「可讀」是「可愛」,能愛的我與可愛的你,相互之間才能「讀你千遍也不厭倦」。
  「讀你的感覺像春天」,那是因為三月是「浪漫的季節」,而你是「醉人的詩篇」。現代人的愛,是追尋浪漫,巴不得一年四季都是春天,隨時都會在你喜悅美麗的時候臨現。
  唱一句「愛人的心是玻璃做的」,跟舊時章回小說的怨婦罵的「那個死沒良心的」一樣充滿哀怨。在「愛的路上,只有我和你」,彼此相互提升,增加自己的「可讀性」,愛人的心才不會是玻璃做的。

聖人也愛戴高帽

聖人也愛戴高帽

老祖宗傳下的做人「三善」:存善心、行善事、親善人。讓大家都能成為受人歡迎的好人。
  事實上,要做到三善雖然不難;可是,「說好話,轉好運。」卻更容易可行。
  老人說些好聽的話,多誇獎讚美別人,逢人戴高帽,既省力,又實惠。
  就有這麼一位善於逢迎說好話的人,看到人就送高帽戴,不管是真是假,被灌迷湯的人無不被感動、感激、又感恩,人緣之好,幾乎是無往不利。
  有一天,他挑著只剩一頂高帽子待售的擔子回家,半路上被關公顯靈攔下。關公講忠義、明是非、辨忠奸,看不慣這人所做所為。於是,關聖人大喝一聲:「今日卻饒你不得!」說完,就要捉他嚴懲。
  這人一看關老爺紅著臉,吹鬍瞪眼,氣上心頭,便雙膝落地,匍匐哀求:「這又如何能怪得了小人?舉世滔滔,盡是這等愛慕虛榮,而樂於接受逢迎之人,我待如何?」那人又繼續說:「如果世人都像您關聖人這等正直英明,我又何苦多費唇舌,說一些違背良心的話呢!」
  關公一聽,撫鬚頷首,覺得有理,便饒了他,放他挑著空擔子一溜煙逍遙去了。
  此人不知不覺中,把擔子裡那最後一頂高帽給賣掉了。
  他賣掉的這頂高帽,買到的人竟然是忠義凜然的關老爺。而且,他這次賣的價碼最昂貴,他獲利的代價不是黃金銀兩,而是把自己的一條命都贖回來了。

不一樣的月光

不一樣的月光

一身黑色勁裝,散發躍動熱力的女歌手「蘇芮」,她以哀戚、激情的歌聲,把「一樣的月光」唱到人的心坎裡去。
  其中兩句歌詞,似乎直對當代人失落僵滯的性靈,發出吶喚,讓沉埋鬱結的生命深情,透過她的詮釋,當下也就有了抒解通透處。
  「一樣的月光,一樣的照著新店溪;一樣的冬天,一樣的下著冰冷的雨;一樣的我和你。」月光,是沒有愛的光照,沒有情的熱力,當一個人的生命沒有長進,而時光流逝,留下來的卻是一樣的我和你。人間無情愛,天地無聲色,所以是一樣的月光,一樣的照著新店溪;一樣的冬天,一樣的下著冰冷的雨。此時天地悠悠,滿懷孤絕,誰不愴然!
  「誰能告訴我?誰能告訴我!是我們改變了世界?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?」一語道盡了古往今來每一個人的心聲。
  從小到大,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:改造世界,讓世界變得更好。大家憑藉才情,去奮鬥一生,力爭上游;奈何世界依舊,我們終將發現,被改變的不是世界,而是你和我。
  有人說我們每天所面對的,還不都是一樣的夕陽;問題是,觀賞落日餘暉的人,卻每天不一樣啊!這些人的心境也都各有不同,有人是懷著「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」的感傷;卻也有人是以「夕陽無限好,只因近黃昏」的愉悅心情。
  發揮生命的意義,人間有情有愛,有了不一樣的我和你,世界也跟著翻轉,不再是一樣的月光,也不再是一樣的冬天。我們在體會吟唱悲懷傷情之餘,自應以生命的真實反省,回應創作者與演唱者。

佛祖心中生

佛祖心中生

一樣米養百種人,鐘鼎山林也各有天性,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,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自處之道,自求多福。
  有兩個國中生在聊天。甲問:「聽說你們家是音樂世家,令尊擅長小喇叭,令堂是聲樂家,令姊會彈鋼琴,令兄愛打爵士鼓,那你的專長是什麼?」乙沉思片刻後說:「嗯,忍耐吧!」
  其實,人生最偉大的長處,就是忍耐。對別人的無心之過,忍耐;對別人不經意的騷擾,忍耐;對自己遭遇的挫折不順,忍耐。
 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山友,組成登山隊,隊名「神仙隊」。
  不少人好奇的問:為什麼取名神仙隊,莫非你們都已羽化成仙了?
  隊友彼此都有默契,他們的說法很一致,有點鄉約族規,約定成俗。「我們當然是神仙囉!上山當神仙,下山當佛祖!」大家都這麼解釋。
  「怎麼又是神仙?又是佛祖?」局外人不甚其解。神仙隊友會再做進一步說明:「登山樂逍遙,不是神仙是什麼?回家聽老婆唸經,只好閉目禪定當佛祖。」
  人要知足,更要苦中作樂。
  工作再繁忙,也得偷得浮生半日閒,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相處。跳出自己的內心世界,融入萬花筒般的大千世界,不正是其樂融融的神仙嗎?
  懂得忍受世俗的庸碌煩惱,回歸到自己的內心世界,自省、沉思,培養現實生活壓力的承受度,做好明天再出發的準備,不正是佛祖心中坐嗎?

天下人 我最行

天下人 我最行

留三分餘地給別人,就是留七分退路給自己。
  人都喜歡表現,都自以為是「天下至尊,捨我其誰!」而每一個專家,也都專家中的專家自居。
  有一位「大師」帶幾位門下高徒去參觀書法展覽,站在一幅草書作品前,搖頭晃腦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下去。突然,有一個字寫得太草了,到底是「定」、「空」還是什麼?連大師也認不出來。正在揣摩之際,他的一位徒弟搶先說:「老師,那是寒冷的寒字!」
  當場,大師就變臉,怒斥道:「輪得到你說話嗎!」
  在老師面前,切記要「表現老師」,那位徒弟犯的就是這個錯。有一些「倫理」看似不合理,其中卻有一定的道理。
  「一將功成萬骨枯」,小兵白刀進紅刀出拚死作戰,為什麼成名的都是將軍?可是話說回來,打了敗仗,為什麼受處分的也是將軍?
  皇帝御駕親征為的是什麼?裡面不無「好大喜功」、「我最行」的心理因素。因為,他自覺有勝算,親征就是「自己來拿功」,給天下人看。
  台北市長柯文哲一上任後,左批右打,搞得台北政壇波瀾不停歇。柯P口無遮攔,把自己行情越炒越熱,也讓被轟的政商名人,怒火越燒越旺。在台北市,「倫理」二字已蕩然無存。
  前市長郝龍斌忍無可忍,諷刺柯P:「城市治理,不是踐踏前人,來掩飾對市政的不瞭解。」
  其實,像柯P這種人在社會上並不少見,只是他比較白目而已。花蓮市德興運動場,王前縣長蓋好後,謝前縣長故意晾著不用;謝前縣長在舊火車站興建「陽光電城」,接任縣長又任其荒蕪。等到下次又有新縣長,對前任縣長又會如何消遣醜化?且拭目以待。

不入地獄 只上天堂

不入地獄 只上天堂

有一位外科醫師分別為牙醫師、會計師和律師開刀動手術。
  結果,牙醫師的肚子裡全是牙齒;會計師滿腹的阿拉伯數字;律師的胸腔,竟然找不到心和肝。
  外科醫師不禁感嘆道:「怪不得地獄裡最多的是律師!」
  律師聽了這麼一語雙關的話,勉強堆著笑臉說:「我們對人都是掏心挖肝的,當然你找不到!我們做律師的,最喜歡下地獄,因為那裡有很多人需要我們幫他們排難解寬,在天堂根本沒有業務可接。」
  一般人的心目中,天堂是和諧安樂的,而地獄是受苦受難的。其實,像律師一樣,即使下地獄去幫助別人,又有何妨呢?
  一個人往生了,就要轉世投胎,閻王體念他一生積德行善,便對他說:「你願意來生投向何等人家?可以從實說來,我盡量成全你便是!」
  這人想了又想說:「我希望轉世以後,能夠父慈母愛,子女孝順,妻賢妾美,錢財無數,還要落得無疾壽終,一生都平安快樂,無災無難,沒有煩惱。」
  閻王聽了,急忙就起身讓座說:「老兄,請你告訴我這個去處。我寧願把這個閻王殿讓你當家,好讓我先去那塵世走一遭再說!」
  除了律師自告奮勇願意下地獄,多接點業務,撈一些錢,幾乎人人都想上天堂,當活神仙。
  父慈、子孝、妻美、妾多、孫嫌、金玉滿堂、無災無難、沒有罣礙,誰不想要?可是,這些連神仙都難如願啊!

時也運也 非我之不能也

時也運也 非我之不能也

一個人成就的高低,除了本身的才幹外,必須還要有「機遇」的天命。
  「機遇」指的是:「機會」和所處的「環境」。
  喜歡看「三國演義」的人,常常對「諸葛亮」與「司馬懿」這兩人,到底誰比較厲害?興起研究。
  最後一統三國的是司馬懿,但諸葛孔明的丰采卻遠勝過司馬仲達。他們兩人的糾結智鬥,更豐富了演義的故事。
  比較起來,孔明的機遇比仲達要好很多。在蜀國,劉備託孤,讓繼位的「劉禪」這個阿斗,認孔明為「相父」,對他言聽計從。但是,司馬懿在曹魏,也只不過是曹叡眼中的老臣之一。諸葛亮在蜀國行事無阻,而司馬懿在魏國卻掣肘甚多,對他深懷戒心,連曹操都對他留下「鷹視狼顧,不可付與兵權,久必為國家大禍」的評語。
  司馬懿精於韜略,他明白魏國之患在蜀國而非吳國,防蜀應甚於制吳;但曹營上下卻攻吳之心重於攻蜀,令司馬懿孤掌難鳴。
  司馬懿心裡清楚,形高於勢,眾必毀之,功高不僅震主,也會引起同僚嫉妒。為此他必須適度退讓,隱藏實力,以免鋒芒太露。另一方面,他又得維持舉足輕重的局面,使魏國不能沒有他,否則被罷黜還鄉。
  諸葛亮行事可以全力出手,而司馬懿必須把握分寸,他的心機,和他處於荊棘叢中步步為營的謹慎,無論在政治或軍事上,都必須以退為進,以守為攻。幾次三番,神機妙算的孔明,在與司馬義的對陣中,依舊佔不到上風。
  許多胸懷大志的人,常感嘆老天無眼,懷才不遇,自比司馬懿不得伸展身手。可是,只要韜光養晦,切莫急著高來高去,當「機遇」來臨,潛龍出淵,名利雙收。

舌頭底下壓死人

舌頭底下壓死人

古希臘寓言作家「伊索」,有一篇敘述舌頭的故事。
  一戶富裕大豪的管家,主人交代他家裡要接待貴賓,去吩咐廚丁備好豐盛菜餚。
  主客坐定後,端上來的其中一道菜,竟然是用各種禽獸的舌頭烹煮製成的,味道鮮美,賓主盡歡。
  送走客人後,主人問管家:為什麼想到用舌頭做菜?管家面代喜色說:「舌頭是世上最好吃的菜,因為所有的好話,都是由舌頭說出來的。」
  過了沒多久,主人又告訴管家,準備最不好的菜,要打發常來騷擾的不務正業地痞流氓吃尾牙。開飯時,端上來的竟然也是「三杯香舌」。事後,主人惱怒斥責管家:「我早告訴過你不要弄太好的菜,請這些不三不四的人吃這道美味的菜,簡直是暴殄天物,糟蹋糧食!」
  管家看主人如此生氣,便慢條斯理解釋說:「舌頭是人間美味,但也是最不好的東西。因為,一切閒言惡語,都是用舌頭說出來的。」
  聽了管家辯解,主人只好不了了之,只是心有不甘。
  常言說得好:「人嘴兩張皮,好壞都由你。」舌粲蓮花,可以把人讚美得讓天下人為之稱羨;舌下無情,卻也能夠把人貶斥得一文不值。
  好話出於好意,可以使人心裡得到慰藉,如沐春風;但是,一句壞話,由其是那些有的沒有的閒言碎語,甚至中傷誹謗的攻訐醜話,卻是十分危險和可怕。
  人言可畏,一個小小舌頭能夠壓死一個活人,能不相信?

救起落水狗 反被咬一口

救起落水狗 反被咬一口

「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。」這是社會上常聽到一句感嘆的話。這裡的「古」字,隱喻為過去淳樸民風的「厚道」。
  大陸文學家「魯迅」曾經發表過一篇「痛打落水狗」的文章中,揭露了落水狗的本性。
  一隻可憐的落水狗,被人救上岸。等到牠恢復元氣後,不但對牠的救主不感恩圖報,反而趁他不注意的時候,出其不意的突擊,反咬他一口。
  所以,坊間流行一句俚語說:「救起落水狗,反被咬一口。」正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:「對敵人的憐憫仁慈,就等於對自己的殘忍。」這些話,並不是說明「人性本惡」,而是人們從生活的教訓中,總結得到的社會處世箴言。
  其實,在外國「農夫與蛇」的寓言故事中,也有類似的警示。一位農夫走在郊道,看到一條凍僵的蛇,出於惻隱之心,把蛇撿起來,放入自己懷中幫牠取暖。可是,當蛇甦醒過來時,牠並不把農夫當恩人看,反而狠狠地咬了農夫一口。
  對人寬容與濟助是一件好事,但也要認清對象。如果對有野心企圖、心機陰沉的人,你對他仁慈,無異於養虎貽患,「飼老鼠咬布袋」,反給自己帶來傷害。
  惡犬不認人,壞人不記恩,這也是一種天性。偏偏有人太慈悲,往往對偽裝可憐相的人,濫用同情心。今天你助他一臂之力,等到有一天他翅膀硬了,可能就成你的敵人。
  官場政壇不乏反被咬一口的活生生例子。被你一手帶大,攀附於你的部屬,回過頭來搶你的職位,甚至成為頂頭上司,以怨報德,對你惡臉相向。不要埋怨人家不記情份,只能怪你有眼無珠,誰叫你要救起落水狗!

要面子卻不要命

要面子卻不要命

人可分成兩種:「有尊嚴」、「沒骨氣」。要面子的人,絕不做出丟臉的事。
  要面子、講尊嚴的人卻說:「士可殺,不可辱。」、「寧為玉碎,不願瓦全。」而沒骨氣卻「識時務者為俊傑」的人則主張:「能屈能伸大丈夫。」、「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頭。」
  我們不能一口咬定,他們到底誰是誰非;因為,見仁見智,不一樣的立場,難免有不同的看法。每個人也各有不一樣的生存之道。
  從前在四川的一個小地方,有兩位在黑道上行走的哥爺,因以前為瑣事結下樑子,互不往來,如今袍哥狹路相逢。
  甲老大料到在鎮上會遇上乙老么,事先便邀約一幫地痞將乙老么攔堵在街道上。劈臉一耳光,還將老么的瓜皮帽搧去丈遠,老么的臉頰也頓時浮現五線譜。
  老么還沒回過神來,幾個街頭小霸王又湊過來,七手八腳,幾番拳打腳踢,只見老么連連後退,賠著笑臉,打恭作揖連賠不是:「諸位哥兒們不要開玩笑,兄弟如有冒犯,請大家到茶館去擺龍門陣。沒有過不了的橋,沒有圓不出的理,大哥我們有話好說嘛!」
  大哥沒等他說完,又是老子臭娘的一陣叫罵,然後掉頭揚長而去。老么撿起瓜皮帽,拍打灰塵戴上,對圍觀眾人微微一笑,自言自語喃喃地說:「大哥愛喝兩口酒,讓他消消氣也好!」老么一跛一跛地遠去。
  事隔不到一個月,在月黑風高之夜,甲老大的家遭一夥持槍土匪洗劫,房屋焚為灰燼,家裡沒有留下活口。
  做人不要先下手為強,欺人太甚,而應得饒人處且饒人。越是貌似弱小,不動聲色的人,越是深藏不露的對手。尊嚴與骨氣,實不能等量齊觀。

心急莫吃熱豆腐

心急莫吃熱豆腐

人都有情緒,如果控制得不好,將情緒轉化為怒氣或怨氣,一旦意氣用事,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,天下大亂。
  以前日本大將軍「豐臣秀吉」某日打獵回來,滿身臭汗,侍從備好熱水供他洗澡。結果水太燙了,大將軍勃然大怒,氣得下令要處死侍從。他的家臣見狀,趕緊支開侍從,安撫將軍先乘涼飲茶,消消火氣。等到大將軍氣消之後,家臣再向他請示:「剛剛忙亂中沒聽清楚大將軍的命令,不知大將軍打算怎麼處置侍從?」豐臣秀吉氣定之後,理智也恢復,他已明白家臣的用意,也覺得剛才的亂發脾氣太情緒化,於是改罰輕刑,免去一場酷刑。
  另有一位大公司老板,某一天突然叫他的秘書進辦公室,責怪找不到一件文件檔案,要秘書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整理歸類,他才容易調閱文件。
  可是,他的秘書雜務繁忙,認為自己的處理文件方式並無不對,竟帶有些不耐煩的語氣頂撞:「這些資料都經過分門別類,很清楚存檔,我很容易找到的啊!」
  這時老板火氣大發,斥責道:「妳是我的秘書,是來幫我做事的,妳就必須按照我的方法做事,而不是我要遷就於妳。」秘書覺得委屈,據理力爭:「可是,我這樣做並沒有錯,是你自己不會運用檔案。」兩人在辦公室你一句、我一句爭吵了起來。老板罵秘書沒大沒小,一點也不受教,要她滾蛋;秘書甩掉手中文件,氣得咆哮:「我不幹總可以吧!」
  多半時候,人們不自覺情緒的起伏,稍不小心就容易失控,本來芝麻小事,也會引發一場大風波。火氣上頭,稍安勿躁,不說重話,也不急於作出決策,心急千萬不要吃熱豆腐!

盛極而衰 此長彼消

盛極而衰 此長彼消

常言道:「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。」俗話也說:「人有失誤,馬有漏蹄。」
 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: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「盲點」,再聰明的人、技術再高超的人,不能保證事事如意、盡收全功。大師有敗筆,行家會失言,會跑的人常跌倒,高手也有失手之時。這些,都不能只說是意料之外,而是「意料之外的意料之中」。
  「劉邦」有被「項羽」打得狼狽逃竄的紀錄;「曹操」慘敗於赤壁,險走華容道;「孫權」曾在「曹丕」面前拱手稱臣。再強大的巨人,終有不濟的機遇;千里決堤,毀於蟻穴,沒有功不破的銅牆鐵壁。
  從表面上看,劉邦被項羽打敗,是因為兵力不足、將帥不力。曹操在赤壁之戰失利,是因為中了「周瑜」的反間計和連環計,他更疏忽了北方人長騎射,南方人善舟槳的短長之分,以至兵敗塗地。而孫權甘拜下風,俯首稱臣,是因為眼看自己實力差,難與曹丕匹敵抗衡,才想出這招權宜之計,以時間換取以後更大的空間。
  在當今勢利又現實的社會,「窮寇莫追」,斬草不除根,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窮後患。有人嬉稱這叫「婦人之仁」。
  如果不能自己永遠擁有:「最強大的力量」、「最殘忍的心理」、「最高明的手段」,你就不能永遠坐在寶座上,不動如山。
  事實上,「盛極而衰」是世間萬事萬物的必然規律,巨樹會枯萎倒塌,山會崩地也會裂,甚至海可枯石可爛。萬物皆此長彼消。惟有「中道」,適可而止,才能上得檯面又有樓梯下。

人外有人新解

人外有人新解

網路發展日新月異,幾乎已經是無遠弗屆、無孔不入。到了這個時代,「人」已不再是一個「個體」,而是代表一個「群體」。
  「人外有人」正是此一世代的寫照。一個人的社會關係,在早年封建農業社會,只講「血親」、「姻親」系別;但是工商發達後,在職場上有上下左右前後的聯繫;從朋友、同學、鄉親、社團、宗教等等角度上,又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分點聯繫。所以,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會有許許多多的「網站」。
  別小看一個乳臭未乾的年輕小伙,其後也大有人在。一個人在一個團體之內,跟他打交道的人,不止十百人。領導十百人的團體,其加乘結果,又何止百千人,其影響所及,正如統帥一個師的兵力。
  站在一個社會族群領導人的立場,要做好人際關係,各有其統帥方法:五人以下,以情同步,做事齊手,這叫「主見統帥」;十人以下,須分工明確,規章約定,是為「具體領導」;二十人以上,分組統帥,抓住三五個頭目即可,叫做「網舉目張」。
  不論領導方式如何,須知「人後有人」,通過「人後人」可辦許多大事。因此,做為一個領導人,說話必須小心謹慎,以防失言於眾;行為更應臨淵履薄,以免授柄於人。既知人後有人,所以要善待各人,以免怨及極遠,聲亂於眾。
  化敵為友,轉院成附,消恨順頌,解慢至敬,所以「人後人」都能歸順同心。
  新科台北市長柯P的「亞斯伯格症候群」是其人格特質,主觀執著、明善惡、直言不諱。如能記取「人後人」效應,則厚望可期。

逢迎拍馬討人喜

逢迎拍馬討人喜

在現實社會裡,懂得逢迎拍馬的人,總是比較吃香,無往不利。
  事實上,馬屁精不只中國人有,外國人也精於此道。
  女歌手李愛綺,原來藝名叫李嘉。個子雖小巧,卻嫁給美國山姆大叔。這位美國人丈夫在台灣多年,吃過台灣姑娘的口水之後,也學會拍馬屁。
  他雖不會講台灣話,但卻會討好會賺錢的好嬌妻。有一次,李嘉演唱台語歌「山盟海誓」,他直拍掌。有人問他太太唱的是什麼歌?他竟興奮的說:「Something I say」,害得李嘉止不住樂。
  有人說:「諂媚是小人的伎倆,他們卑躬屈膝,將自己盡量縮小,以便鑽進他們趨附的人的生活核心。」我們無意要將這位美國人當作小人看,但至少可以看得出來,他懂得拍馬的高明手段:在不經意間,隱密進行順撫馬屁。
  唐玄宗時名將「安祿山」,每謁見玄宗和楊貴妃時,故意只跪拜楊貴妃,唐玄宗不解地問其所以?他故作誠實回話:「胡鬼只知有母,不知有父。」逗得貴妃心花怒放,暱稱他為「胡兒」。
  安祿山是大胖子,有次玄宗問他的大肚子裡裝的是什麼?他立即下跪稟報:「一肚子赤膽忠心!」唐玄宗開懷大笑不已。
  堂堂封疆大吏,身兼三鎮節度使,竟然甘拜年紀比她小的貴妃為奶媽,讓不少朝中鯁直清高之士雞毛皮掉滿地。
  然而,拍馬之術的本身並無好惡之分,如果安祿山最後沒有反叛之舉,最多也只與東方朔的詼諧笑趣相同。
  要在現實社會存活發展,拍馬技巧不可無。只要合乎時間、地點、場合,不管對方是誰,多喊長官、大哥、大姐、帥哥、美女、乾爹、乾媽,保證功德無量,人緣滿天下。

莫把厚道當無能

莫把厚道當無能

「廉潔」與「能幹」不能劃上等號。操守清廉,未必有才能;行事有方的人,也不可能個個品行端正。所以,「清廉」與「才華」是兩碼事,在做人處世上只能各佔五十分,務必做到「廉能」才算得上滿分。
  馬英九不時興嘆:「為什麼我不貪汙,民調滿意度才只有九趴?」問題不在他的名字有「九」字,而應該是在於他的「氣魄」。可是,大家把馬英九的「清廉」當作「無能」,確實有失厚道。
  許多人將台灣2014年的年度代表字說成是「黑」,總括說明台灣這一年的種種社會現象。因為這一年,一堆黑心食品、黑心油連環爆發,少數食品商人「黑心」的脫序行為,把全台灣給一體抹黑。
  許多民眾的情緒與判斷,輕易被媒體、政黨和名嘴誤導,將所有矛頭都指向執政黨和總統,以為這些「黑心」產品都是被其搞出來的。
  持平而論,台灣的黑心產品由來已久,於今為烈,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。人家馬總統的執政團隊認真「掃黑除黑」,不意被硬生生安上「無能」的罵名,真是豈有此理?
  如果與李登輝和陳水扁相比,馬英九的確少了霸氣和氣魄。馬英九可以忍受反對黨的無情謾罵,可以不計較民眾對他丟鞋擲書,也可以容忍別人懷疑他「不乾淨」。要是今天這些情形發生在「台灣之父」和「台灣之子」的阿輝阿扁身上,恐怕總統府早被搞得像大砲台,亂轟一陣,讓那些異議份子不得好死。
  馬英九執政六年多,不足之處在所難免;但批評他「無能」,實有失公允。至少他不會出口傷人,私仇公報;不會無的放矢亂講話,也不會搞民粹、撕裂族群。這是馬英九「溫良恭儉讓」的美德與厚道,也是他對無情抹黑一直不採取反擊對手最大的「無能」。

會讀書不如鬼靈精

會讀書不如鬼靈精

我們老祖宗告訴我們「學以致用」,求學讀書的最終目標是「濟世救人」,而絕不是滿腹經綸,出口成章,能寫能畫而已。
  求學充實學問,目的在「致用」,讓所學「活用」;所以,求學只是根本的基礎,為的是要枝開葉茂,開花結果。
  如果,讀書不能活用,光有亮眼的文憑,畢竟是沒有多大助益。不少人寒窗苦讀,窮經白首,取得一張像樣的學歷證明,要事不能實學活用,頂多只和一般接受普通教育的人,在同一職場,做同類型的工作,領著相差無幾的待遇,這樣又何苦多花時間與金錢去讀書呢!
  移居中國大陸多年的著名建築設計師「登昆艷」,是台灣不久前已故設計師「漢寶德」的入室弟子。他只有高中畢業,所接受的專業教育不多;但是,他憑著滿腦的創意,已經在上海闖出名堂,成功改造許多老建築,在大陸累積不小的知名度。
  登昆艷在上海的第一年,就有幾十個國際媒體盯著他看;可是,在台北卻無人搭理。他非常清楚,他所依靠的不是傳統價值觀認定的學歷,而是能使人驚艷的「創意」。
  登昆艷相當憂心台灣的創意,如果不及時打進國際舞台,將面臨落敗的命運。他覺得上海的創意不及台灣,但重視創意的程度,卻遠是我們所不及的。
  在台灣凡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普遍存在自我優越感,越是名校,情況就越強烈。他們只知理論,卻不恥「做中學」,很難從工作中汲取經驗,再從實務經驗中發揮創意。
  規矩的高材生,常常創造惱人的勞力經濟;反而是那些被視為是牛頭班的鬼靈精、不死背書、愛玩樂的人,才有發展腦力經濟的創意。台灣的教育,是不是太可悲、可嘆、可惜又可憐?

免費的西瓜不甜

免費的西瓜不甜

最近媒體常提到碩博士為了搶工作擠破頭,引起社會關心薪資價值觀。
  碩士博士為了找工作賺錢,不但對環境低頭,放下身段;而且不得不屈服於現實,「學不致用」,無法發揮所學專業。
  從教育的觀點來看,這是教育資源的浪費;而就社會價值而言,是「士農工商」舊觀念的顛覆,讀書人的「士」的地位,已不是很崇高。
  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。經濟景氣不佳,人浮於事,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為五斗米折腰,確實是社會的悲哀。
  到底是「職位」重要?還是「賺錢」現實?有很多人在討論。
  一名果農精心培育多年,種出新品種的西瓜,甜脆多汁,他決定把新品種西瓜與眾人分享。
  於是,他把西瓜堆放在自家門前,並在旁邊立了一塊牌子:「歡迎免費品嚐。」結果,從早上到下午,西瓜一個都沒少。他覺得奇怪,便去請教仕紳,後來改寫成:「西瓜一個十塊錢」,不到太陽下山,西瓜全都賣光。
  「免費」,天下那有這種好事?莫非其中有詐!不是有毒,就是不好吃。
  碩博士將就工作,幾至於饑不擇食,形同「免費」,反而會讓人懷疑他的能力才華。所以,有人反過來說,要把自己種的西瓜推銷出去,似乎必須開個價碼才行,譬如向求才單位說:「有十萬月薪的能力,歡迎找我!」
  倘若求職者表現出對工作內容的不在乎,不但讓人低估你的能力,或許還認為你可能深具心機,別有所圖。

創造腦力經濟

創造腦力經濟

「教育」真正的意圖,應該不只是教出一位認真讀書、循規蹈矩的乖學生,而是要培養成諸葛孔子那樣,能站在高處,羽扇綸巾,運籌帷幄,只要動動腦筋,就能夠功成名就。
  傳統的人格教育,所調教出來的學生,一進入社會之後,死命的做,勞苦的幹,認為「埋頭苦幹」才能出頭天。其結果:「勞力經濟」頂多賺到錢,卻因而賠上健康,生活沒品質,勞累終其一生。
  現代的教育,則已重視「腦力經濟」,培養其「創意」,活化他的腦筋。
  據研究指出:成功者在學校的表現都非名列前茅,而是集中在中段班。過去是前段班的學生,後來只在他的工作領域中,化身一位小人物,朝九晚五,過著喊累叫苦的日子,難得有揚眉吐氣傑出的表現。
  日本的趨勢大師「大前研一」,即是大力主張腦力經濟的人。他遊山玩水找「靈感」,投資報酬率遠勝勞力經濟。
  式樣新穎的鞋子,如果沒有商標牌誌,擺在地攤上大約只有兩三百塊的身價。如果經過行銷人員的巧思,掛上名牌,做些廣告,其身價便三級跳,三千不嫌貴,再打個七八折,馬上有人瘋狂搶購。
  代工廠的勞工,只能在生產線上得到蠅頭小利;真正賺大錢的,竟然是懂得搞行銷通路的「腦力經濟」生意人。
  腦力經濟,讓產品加添文化,提升附加價值,從文案、包裝、廣告、通路,兼具表裡,身價翻揚百倍。
  現代的教育,欠缺的是「創意」的實踐與平台,以及對創意的培養與重視。

萬般皆是命 半點不由人

萬般皆是命 半點不由人

機關算盡,有時候難免「人算不如天算」。
  前副總統呂秀蓮為了逼迫政府讓阿扁「保外就醫」,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下午進行絕食抗議,希望阿扁能在年關之前釋放回家。結果,她白白挨餓了八十一小時之後,眼看大事不妙,讓人「保外就醫」,結束一場引人笑談的鬧劇。
  原來大家都以為,阿扁應該可以在去年十二月底以前離開台中監獄。呂秀蓮也算準了這一點,搶先宣佈絕食。如果,阿扁真的如期釋放,那麼「每一隻公雞都認為太陽是牠叫出來的」,呂秀蓮就成為全天下唯一的「公雞」。
  然而,也不知是「人為」還是「天意」,好事總是多折磨。阿扁的保外就醫申請公文,竟然在高速公路「塞車」,在去年最後一天下午下班之前,仍未送達法務部開會審查。接下來是今年元旦的四天連續假日,全國休假,法務部也跟著休息,一直到元月五日上班後,法務部才開會審校通過阿扁保外就醫的申請案。
  其實,大家心裡都明白,阿扁在年關前回家,朝野都有默契,否則法務部羅部長不可能「仙人指路」打開亮燈。
  只是,呂秀蓮太愛作秀,強要出風頭。萬一如她算計所料,阿扁如期釋回,不但政府被「看扁」,可能在民進黨裡頭也有不少人吃味。
  「高速公路塞車」或許只是一種策略,不想讓呂秀蓮太得意猖狂;也或許是一種「天意」,要讓阿扁多折磨個五天。
  無論如何,阿扁對呂秀蓮的絕食支援,到底是該「感恩」?或者是因他「插花」敗事而「惱怒」、「氣恨」?大概只有阿扁心裡最清楚。

牽強附會說預言

牽強附會說預言

美國素來以陰謀詭計左右他國內政,凡被美國「關心」過的國家,少有好下場。
  這樣的說法,並非憑空捏造,例如:南越總統吳廷琰的死於非命、菲律賓總統馬可仕的垮台、南韓首任總統李承晚下台。南北韓、南北越、台海兩岸分治、東西德等國家,也都成為分裂國家。
  美國對台灣的影響,有證據顯示,美國始終都企圖掌握。據說美國當年曾「善意」建議先總統蔣公,由美國代發美金薪資給我國三軍官兵,其目的便是想「收養」我國軍隊,歸其指揮。所幸蔣公洞燭其奸,嚴予拒絕,讓美國陰謀未能得逞。
  從美國不斷企圖操控他國內政的種種劣跡,不由令人佩服唐代「李淳風」和「袁天罡」合著的「推背圖」預言書。
  「推背圖」第四十二象的懺文(預言)寫:「美人自西來,朝中日漸安;長弓在地,危而不危。」而讚美的詩歌頌文則寫:「西方女子琵琶仙,皎皎衣裳色要鮮,此時渾跡居朝市,鬧亂軍臣百歲般。」
  這兩段文,如果把「美人」和「西方女子」解釋成「美國人」,就很貼切易懂。懺文的白話是:「由於西方的美國派來第七艦隊協防台灣,使播遷來台的中華民國逐漸安定下來,此後戰火漸平息,兩岸關係雖緊張,但局勢並不危險。」至於頌詩可翻譯成:「來自西方的美國人,雖然衣飾光鮮亮麗,滿口民主人權,但其實都是渾跡朝市的間諜,他們把東方各國的內政搞亂成一塌糊塗。」
  當然,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兩位作者,不可能將時事預測得如此準確,或許上面的解釋難免牽強附會,但是將事實與預言去作對照,確實有頗多巧合之意,令人無比讚嘆!

明知山有虎

明知山有虎

有一個行走江湖,浪跡天涯的劍客,難得搭船渡江。當船開到江中時,他站在船邊觀賞岸景,因江浪湧動,船身不穩,一個踉蹌,竟讓配劍掉入江中。
  劍客眼看愛劍落水,百般不捨,想下水去撈拾,又不會游泳。於是,他得意的想到一計妙方:他先在劍落水的船邊,做了一個記號,等到船靠岸後,再僱人回江中去打撈。
  我們一定會覺得他的行為,既愚蠢又可笑。可是,仔細想一想,在我們的生活週遭,何嘗不也常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呢?
  中國的菜餚裡,有一道名菜叫「泥鰍豆腐」,尋常百姓人家都可以吃得起。
  泥鰍豆腐的作法,是用一只油鍋,燒得滾燙,再將生豆腐放進鍋裡,然後把一條條活泥鰍丟進去。
  泥鰍仍進鍋理後,一碰到冷冷的豆腐,就毫不思索的一頭往豆腐裡面鑽,以貪圖一時的快意享受。結果,泥鰍便闖入無法回頭的陷阱,成了一道佳餚美食。
  從政之道,沒有回頭路。選一個村里長、代表,少者得花上百萬;參選鄉鎮長、縣議員,花掉千萬元不算多。要選這些公職,所為何來?是純粹為民服務?是貪圖「名器」?還是當成「職業」有收入?
  或許,我們局外人都「莫名其妙」,好處到底是什麼?
  可是,為什麼那麼多人情願「偏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」呢?
  自古以來,一肩行李,兩袖清風的清官,本來就難得一見。現在花錢買官後,大家趨之若蟻,究竟為啥?

圓融的五球人生

圓融的五球人生

「可口可樂」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飲料,風靡天下,老少咸宜。
  這家公司的總裁布萊恩‧戴森(Brian Dyson)是企業專家,懂得經營策略和人生態度,經常受邀演講,回饋社會。
  有一次,他在一所大學畢業典禮上,對應屆畢業生發展演講:
  「我們的生命,其實就是一種擲球遊戲,就跟特技雜耍的人一樣,不停的在空中交換丟擲五顆球。」
  「這五顆球,分別是金錢、權勢、家庭、健康、朋友。每個人一生中,都在努力輪流丟擲這五顆球,小心翼翼地,不讓其中有球掉落下來。」
  「但是,許多人對人生的這五顆球的屬性不太了解。常常有人把金錢和權勢這兩顆球視如至寶,專注地唯恐它們掉下來,卻將其他三顆球隨便玩弄,認為不小心掉了也無所謂。」
  「其實,說穿了,金錢和權勢這兩顆球,它們是用橡皮做的,若不小心失手掉落,它還是會彈回你的手中。而其他的家庭、健康和朋友三球,則是用玻璃做的,一旦掉落地上,輕者缺角,嚴重的話會造成破裂。無論如何,都會造成無可彌補的缺憾,成為人生的缺陷,正如同破鏡難重圓一樣。」
  布萊恩總裁的五個球理論,將金錢、權勢、家庭、健康和朋友,視為人生的全部。他特別將大家把重點放在「錢」與「權」,而輕忽家庭、健康和朋友,糾正世俗的看法。
  錢與權,失去了還有機會復得;可是,家庭不幸福、身體不健康、沒有好朋友,光有物質享受,而缺少精神慰藉與享樂,事業再怎麼有成就,再怎麼位高權重,畢竟不是圓融的人生。

鷹爪也有苦衷

鷹爪也有苦衷

獵人帶獵鷹到郊野打獵,逮獲了一隻野兔。
  「鷹大人,求您饒了我一條命吧!」野兔苦苦哀求:「野地裡有很多田鼠,皮薄肉嫩,味道鮮美。如果你饒我不死,我馬上幫您去挖田鼠的洞穴,保證敢牠們出洞,任您獵捕。」
  獵鷹無奈地回答:「你的主意很不錯,可是,問題是要抓你的不是我,而是獵人,我只是聽命辦事而已。獵人不要小田鼠,你的肉多,吃起來才過癮,所以我不能放過你。」
  「那您就更不應該抓我了,鷹大人!」野兔掙扎著說:「那獵人就是殺您父母的仇家,他射殺了您的雙親,再帶您回去養大,現在又驅使您做他的鷹犬爪牙,您應該報仇才是啊!」
  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!誰叫你是野兔。如果我不抓你回去交差繳功,獵人就處罰不餵食我,讓我餓死。」獵鷹冷笑繼續說:「至於什麼是恩仇?田鼠和你們在野外一起生活,你們天天見面,你卻為了活命,就要幫我去搗毀牠們的家,驅逼牠們出洞送死,你這樣出賣牠們,不也是不仁不義嗎?」
  獵鷹說完,便用尖喙吃下野兔雙眼,把兔子獻給獵人。
  從古到今,也不論中外,貪官污吏每個朝代都不曾少過。
  大官吃小官,小官欺百姓;大官大貪,小官索賄。我們時有所聞。
  許多精於此道的貪官,身邊都圈養一幫囉嘍,供其驅策。只要上官使出眼色,鷹犬爪牙便展開獵物射殺。野兔體型大,當然成為獵殺目標;田鼠體小,通常在無其他獵物時才退而求其次,當作獵取對象。
  貪官想吃你,別怪鷹犬不仁不義。爪牙吏出手,這是他的使命與天職。畢竟,他們是被養大的,為了活命,不是你死,就是他亡。

跳脫主觀狹隘想法

跳脫主觀狹隘想法

「瞎子摸象」是個寓言,聽起來可笑,可是我們卻常常走進這個笑話世界而不自知。
  這個寓言事告訴我們:判斷事實,如果全憑自我主觀的認定,而不全面去了解事實真相,很可能會模糊事實,作出不正確的判斷。
  有一個人抓到一隻跳蚤,將跳蚤的兩條腿弄斷,然後對著跳蚤喊:「跳!」
  跳蚤果然跳了起來。
  於是,他又將跳蚤的另外兩隻腳也切了下來,依舊對跳蚤叫:「跳!」
  跳蚤還是又跳了起來。
  後來,他又將跳蚤剩下的兩隻腳也切斷了,任憑他對跳蚤喊破喉嚨,跳蚤再也跳不起來了。
  這個人的生物實驗,又抓來青蛙作樣本試驗。他把青蛙的前肢切除,對青蛙大叫:「跳!」
  青蛙跳了起來。
  再把青蛙的後腿切掉,青蛙就再也跳不起來。
  於是,他以生物學家自許,逢人便說:「跳蚤的六隻腳被切掉後,就變成聾子。」而青蛙的耳朵在哪裡?他自信滿滿的對人炫耀他的重要發現:「青蛙的耳朵,長在後腿。」
  一己之見,未必是真理。每個人都有其「盲點」,自己很難知道自己的短處與缺點。
  人際之間,和親人之間的爭執,與同事朋友的對立,如果能跳脫主觀狹隘的想法,一切的誤解與不睦,才能釋然。

東遊記 借古諷今

東遊記 借古諷今

曾任中研院院士的「許倬雲」博士,是國內知名度極高的歷史學家。
  許院士有感於台灣因經濟的快速成長而導致倫理蕩然,所以借筆抒懷,寓意假託,用傳統章回體小說方式寫成一本「東遊記」。這本小說再度創造了二十一世紀的孫悟空「孫心如」,借心猿口中,以沉痛和詼諧語氣,敷陳人生道理。
  明朝吳承恩所著的「西遊記」,是以將近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太平盛世為背景;而許倬雲寫的「東遊記」,則以現代的台灣社會為主軸。
  許倬雲以儒家的忠恕之道為此書的中心思想,經由孫悟空化身的「孫心如」,以及土地公化身的「辜廷」等人加以實踐,期待在降除群妖後,得以挽救喪失的人心。
  在「東遊記」第八回中的「孟中醒」,是財主的第三代紈袴子弟,好大喜功。在企業界仗著財大氣粗,玩陰謀,耍手段,意圖將十餘家公司吃下。不過,此人本性尚存,猶可救藥,「孫心如」乃在一次餐會後,對他丟了一隻瞌睡蟲,再借「孟中醒」於夢中予以點化。這段故事,旨在寄語企業界,應本著社會良心,正派經營。
  書中第十三回合,借嬰靈問題探討醫術醫德之醫療倫理。「孫心如」在遍訪四位名醫後如此說:「中國有句古話,強調醫者要有割股之心。當然不是真要醫生割股當藥,而是要盡力幫助病人;至於是否盡力,就各憑良心了。」
  「東遊記」以人心為主要寫作觀點,著墨於「人的意味」。台灣假油、塑化劑、防腐劑、色素、假澱粉,假得亂七八糟,這又是許倬雲所未見過的,要不然也一定會列入題材。

合成心力 無堅不摧

合成心力 無堅不摧

自從電視播出「女人要有錢」節目後,玉石就成為眾人競相關注的話題。
  中國本身很少出產鑽石,自古以來「玉」被中國人視為寶物,認為貼身配戴的玉,可以驅邪避凶;甚至在人死後,以玉封七竅,或製成金縷玉衣,能夠金身不壞。
  玉是越古越值錢,越戴越溫潤。傳家的金銀書畫骨董可以變賣,但傳家的玉器,絕不輕易脫手。因為,金銀骨董隨時可得,同樣的玉石,世間卻沒有第二件。
  玉有軟硬之分,硬玉的硬度為七,軟玉也高達六度半。許多人都懷疑,古代沒有切磨玉石的機器工具,那麼硬的玉石到底是怎麼精雕細琢出來的?
  據說,遠在古代的人,從大石頭中切開玉石,到雕琢成玉器,所用的工具很簡單:一根細繩、一盆水、一把解玉砂。
  軟繩、柔水、細砂這三樣東西,成就了玉的價值。
  他們用軟繩沾柔水,再粘上堅硬的細砂,一遍又一遍地從玉石上拖拉,就漸漸刻下切紋,日以繼夜,慢拉緩送,終能解玉。
  沒有繩,就沒有東西引帶;沒有水,砂則無法附著;沒有解玉砂,玉就不會屈服。三者的結合,有如領導者、謀士和幹事,只要缺其一,不是有將無兵、有兵無將,就是沒有打仗的戰場。惟有三者結合才能攻無不克,無堅不摧。
  不少先知先賢,在治玉中找到處事哲學。究竟自己是根軟繩?或是柔水?還是細砂?他們找出自己的地位後,結合有志一同「治玉」之士,讓表面粗礪的韞玉,琢磨出精緻玉器。散發精彩絕倫的光彩。

咸陽煙火洛陽塵

咸陽煙火洛陽塵

唐代詩人「杜牧」曾寫:「公道世間唯白髮,貴人頭上不曾饒。」雖然人世間許多事情都不公平,但「歲月不饒人」和「來自塵土者最後必再歸於塵土」,卻是一視同仁,絕對不偏疼誰。
  無論古今中外,也不分貴冑平民,「命有始而必終,誰長生而久視。」每一個人都有一次死的機會,誰活得久,誰就看得多。
  話雖如此,但卻很少人真能勘得破生死關,澈底了悟「年祿有時而盡,榮樂止乎其身。」的道理。因而一方面千方百計想要長生久視,同時殫精竭慮在短暫生命中,去抓緊一切的榮華富貴。
  秦始皇朝思暮想派人四出尋求長生不老之要,其結果:君不見古來燒水銀,變作北邙山上塵。」過去,「兩蔣」時代,有台大、榮總的一流醫療團隊,終究要歸去;現代,以「長庚」的高科技醫療設施,也一樣留不住王永慶、王永在的寶貴生命。似乎「延年益壽」對整個人世間,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。
  元代「元遺山」寫詩:「昨日東周今日秦,咸陽煙火洛陽塵,百年蟻穴蜂衙裡,笑煞崑崙頂上人。」所謂「千秋霸業」,也不過是「止乎其身」,到頭來恐怕仍不免是黃粱一夢罷了。
  一個小小的地方選舉,彼此明爭暗鬥,罵來罵去,選上了又是如何?近數十年以來的總統大選,引發藍綠對抗,你爭我奪,其結果這幾任的總統,那幾個不是晚節不保,聲敗名裂?早知如此,又何必當初?
  論語有云:「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!」世間浮名猶如東逝水,生死與霸業可作如是觀,這也就是真正的「公道」。

注意細節 重視結論

注意細節 重視結論

一位美術老師在上課時,向學生提了一個問題:把海邊撿來的貝殼,放進五百度的烤箱,三十分鐘後取出磨成細粉,再用膠水調和,會變成什麼顏色的顏料?
  全部的學生異口同聲說:黑色。
  老師搖搖頭說:不對!是白色。
  每一隻公雞都認為太陽是牠叫出來的。可是,陰雨天,公雞再怎麼叫,太陽公公不出來就事不出來。
  前副總統呂秀蓮會演戲,也愛作秀,她明知政府有意在「年前」讓陳水扁保外就醫,特別選定去年的「1228」絕食抗議,逼迫政府在「年前」釋放陳水扁回家。如果,阿扁真的在年前回家,所有的功勞全是她獨攬,整碗端去吃。
  可是,她忍著餓,盼了又盼,阿扁還是無法如她預期回到家。
  經過八十一小時的絕食,呂秀蓮實在演不下去,只好透過醫師安排送進醫院,解除饑寒痛苦,找到台階脫身,宣告「破功」。
  呂秀蓮絕對不是「公」雞,如何叫出太陽?她演出的這齣鬧劇,只能給民國一○三年添下一段茶餘飯後笑話。
  醫學院一位教授告訴學生:「當醫生,最要緊的是膽大心細。」說完,便將一隻手指伸進桌上的一杯尿液裡,再把手指放進自己嘴裡舔食,接著把那杯尿液遞給學生試著做。
  看完每位學生緊皺眉頭,忍著嘔,心不甘也情不願有樣學樣把探入尿杯的手指塞進嘴裡,教授很開心地說:「不錯!你們都夠膽大,只可惜心不夠細。你們都沒有人注意到,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,而放進嘴裡的卻是中指。」
  只注意結論,而忽略細節;或只專注細節,而輕忽結論,這些都是常人易犯的錯誤。

擺上去就會像

擺上去就會像

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各縣市、議會新任首長宣誓就任,各單位的「小內閣」也正式上陣。我們不難發現其人事佈局,甚至出人意表,甚至讓各界跌破眼鏡。
  面對外界質疑「不次拔擢」,由非專業人員或從無實務經驗的人,去接掌新的職務,確實令人有些不放心。
  不過,如果引用新聞編輯實務的「頭條哲學」,應該可以讓人稍微釋懷。
  「頭條哲學」的精義就是:「擺上去就像」。
  一般傳播媒體通常會遭遇到「沒有頭條新聞」的困擾,如果碰到這種情形,編輯人員只好就手頭裡的許多不像頭條新聞的新聞中去找一條,然後將大大的標題作下去,擺在頭版位置,這條新聞就成了頭條。其他的二條、三條新聞,相形之下再怎麼看,就是沒有頭條的架勢與價值。
  頭條新聞是傳播理論「議題設定」功能的一部分。「擺上去」就是設定的作為,而「就像」就是設定的效果。
  人才有時會被陷於「認定」上的窠臼,好像什麼人只能做什麼事,而什麼職務也非某些人來擔任不可。沒有專長或經驗的人,去做什麼事、當什麼官,都會被人視為「不務正業」。
  其實,社會上有許多「天才」,做什麼就像什麼,甚至他運用本身專長,結合新工作,可以達到科際整合,創造出「異想天開」的奇跡。
  「把他擺上去,就像」正如同沒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套出什麼新聞才能做頭條一樣。突破傳統的窠臼,換個角度去觀察,用不同專長的人去做一樣新工作,大膽嘗試新人新政,這種領導人的氣魄,值得讚許,大家也無須大驚小怪。

順了姑意逆嫂意

順了姑意逆嫂意

處世難,做人更難。
  常言道:「順了姑意逆嫂意」,討好了一邊,卻容易得罪另一方,很難兩邊得意,左右逢源。
  「秦檜」與「岳飛」,在金人與南宋的定位各有不同。只要是奸臣,就成不了良相。
  隨著大陸開放,許多被中共打入冷宮的歷史人物,陸陸續續鹹魚大翻身。其中,清代的曾國藩是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。
  曾國藩是漢人,卻被延攬入清朝當官,所以在大陸歷史課本上的定位是「漢奸、賣國賊、劊子手」,此與我們台灣的評價有極大落差,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。
  大陸對曾國藩如此深層定位,要一夕逆轉,的確有其困難。因為,一個不小心,可能會殃及同為湖南老鄉毛澤東的定位。
  台灣這邊對曾國藩的評價,除了對他平定太平天國之亂、處理天津教案及推動自強運動等事功,特別將當時所處新舊時代交綏,以及折衝滿人與漢人之調和,表現在七方面:
  一、在民族對立上,調和了「漢人事滿」的衝突。二、在學術上調和義理、詞章、考據等學派之爭。三、在事功上調和文官五將於一爐。四、調和知與行,使純學術能經世致用。五、在思想觀念上,調和了新觀念與舊思想的衝突。六、在修已待人上,調和了外圓與內方。七、在人際關係上,調和了政敵、長官、部屬的對立。
  中共不滿曾國藩「以漢事滿」,斷然批評他是「漢奸走狗」,未免大民族對立之民粹,也缺乏就事論事的度量,有失偏頗。難道不同政黨的人,到地方政府為民服務,都也成了「漢奸走狗」嗎?

乘客心理面面觀

乘客心理面面觀

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」這是一句很缺德的話;但是,卻是很多人想要做的事。
  在早年,學校少,交通又不方便,許多學生上下學,都要搭乘公共汽車代步。
  由於學校的上學下課,時間都照政府規定,學校不敢擅自變動,所以在同一個時間裡,車站的學生總是擠成一堆,上下車都爭先恐後,亂成一團。
  辛苦擠上車的人,總是希望下一站不要停車,除非是有人要下車,也不要有人上車。
  司機也希望不要站站都停車,這樣可以很快跑完全程。
  可是,候車的人每當車子掠站而過,咻的一聲,揚長而去,幾乎都氣得大呼小叫。只有車上的人高聲歡呼。
  妙的是,當碰巧有人下車,硬擠上車的人,瞬間由望眼欲穿的態度,一百八十度靠向希望過站不停的乘客群,每當車子呼嘯而過時,也隨著高聲歡叫。
  人類的組群生態實在很微妙,像這種乘客心理,只要我上車,就不希望站站停車,便自然形成「利益團體」。這與「自掃門前雪,不管他人瓦上霜。」的心態有什麼不一樣?
  如果,真的有一天,你成為車上的乘客,真的還會有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心」的胸襟嗎?
  北迴鐵路「普悠瑪號」,花蓮人希望從台北直開花蓮;而台東人卻要求鐵路局,由台北直達台東,花蓮不要停。只要中途多停幾個站,便抗議聲四起。
  你認為這樣有道理嗎?你會成為這種利益團體的一份子嗎?

新年的祝願

新年的祝願

幾位山友相約在歲末結伴登山,以迎接新的一年。
  很不巧,寒流來襲,天氣突然變壞,山上的雲霧濃重,山雨不止,以致迷失方向,找不到出口山路。幸經他們以手機求援,才免於山難。
  「我們知道方向,怎麼會變成這樣狼狽不堪?」其中一位山友很不服氣的對救難人員訴說。
  「只知道方向有什麼用!」搜救員不客氣地說:「方向固然可以幫你找路,但不等於是路。指北針只能指明你該往那個方向走,但是當你遇到山谷深淵斷崖,你根本走不下去;遇到急流,無法強渡,你又該如何?方向確實沒有錯,路卻是走不通,不用點腦筋,想出脫困方法,只有困死在山裡。」
  受過山訓的人,普遍懂得野外求生之道。這條路走不通,這急流過不去,到底要借助他物通過?或改變其他路線迂迴前進?這就要看他如何臨機應變。一條路走到底,方向是對的,可是絕不能代表走得通。
  「只知道方向有什麼用?」在人生旅途上,這是一句非常受用的話。
  可是,以為設定方向就能達成目標,卻不衡量自己的能力;事先未能審慎規劃出可行路線的人,除非他已具備攀山下谷,越澗橫溪的本事,都有可能被困阻前進,遭到「山難」的噩運。
  路,是人走出來的。山路難行,惟有靠「毅力」與「才具」,才能走得通。
  新年伊始,祝福大家:把握方向,條條道路通羅馬。

擋不住的禮物

擋不住的禮物

「圖窮匕首現」是比喻事情到了無可掩飾的時候,就不免形跡敗露。
  這句成語出自「史記‧荊軻傳」。戰國時燕太子「丹」,派刺客「荊軻」刺殺秦王,因事跡敗露而遇害。
  這是發生在西元前二二七年的壯烈故事。這期間,燕太子丹到底是用什麼法子,讓荊軻願意赴那「壯士一去兮不復還」的死亡約會呢?
  其實,很簡單,也頗不簡單。
  燕太子丹這個人頗識人心,懂得擄獲人心籠絡之道。當荊軻陪他出遊,撿起地上瓦片丟著玩的時候,他立刻捧送金元寶替代瓦片。
  當他們一起騎馬,荊軻無意中說了一句「千里馬肝美」,太子馬上叫人殺了千里馬,把馬肝煮給荊軻享食。
  當荊軻看到彈琴的美女,讚賞一句「好巧的一雙手」,太子又令武士將美女的雙手剁下,用玉盤奉上。
  好狠的太子丹!他是多麼懂得送禮討好人心之道!因為他知道:最毒的禮,是當對方想拒絕時,已經來不及收手。
  這世上送「有形禮物」給你的人,並不可怕。真正可怕的,是以一種莫名其妙,毫不合理的方式,捧上禮物,卻讓你不得不接的「天上掉下來」的禮物。
  名嘴周玉蔻爆料,有財團送兩億元給某人政治獻金;廚神阿基師與粉絲「巧遇,不是外遇」;新當選嘉義市長涂醒哲全身勞累僵硬,在「維娜斯養生館」被按摩女郎「弄軟了」。這一些「怪怪禮物」,換了是你,該怎麼辦啊?接還是不接?

內舉不避親 外舉不避仇

內舉不避親 外舉不避仇

戰國「呂氏春秋」有段記載用人唯才的故事。
  「晉平公」向「祈黃羊」請教:「南陽現在沒有縣令,你認為誰可以去做?」祈黃羊不假思索立即回答:「可以派解狐先生去!」
  平公聽後,不解地問他:「解狐不是跟你有仇隙嗎?」祈黃羊又說:「主公是問我誰可以去做,而不是問我跟誰有仇。」
  晉平公果然派解狐去當南陽縣令,民眾都深慶得人。
  過了不久,晉平公又問祈黃羊:「現在部隊有將軍缺,你看哪一位可以勝任?」祈黃羊又坦率稟報:「祈午可以去做看看。」平公有些狐疑:「祈午不就是你的兒子嗎?」祈黃羊回話:「主公您是在問我哪一位可當將軍,又不是問我兒子是誰?」
  平公馬上就下了派令。許多人都認為用對了這個人。
  孔子聽說這兩段用人的原則後,佩服祈黃羊「就事論事」,大公無私,一直讚美他「內舉不避親,外舉不避仇。」
  大抵我們人生在社會上,總不免要和週遭的人群扯上親情和恩怨關係,但這些都是個人的私事。唯才是用,都要摒除私人恩怨和成見,而要公事公辦,私事私理。公是公,私是私,本是兩回事。公私不分,乃是一切官場人事制度所以腐敗的根源。
  「以怨報德」是一個人的氣度;而「癩痢兒子自己的好」,加以善用,則是他的本事。
  台北市長柯文哲一上任,他的言行舉止頗受矚目。反官商勾結,任用主管透明化,打破以往傳統行事風格,實令人刮目相看。尤其他最近聲稱:「外舉不避仇」,正呼應「內舉不避親」,讓許多人按「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