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

玻璃天花板效應

玻璃天花板效應

  蠶寶寶要活出自己,必須自力救濟,激發潛力,破繭而出。
  許多人卻畏首縮尾,裹足不前,甚至搞自閉,畫地自限。
  鴻鵠鳥之可敬,在於牠能:「不鳴則矣,一鳴驚人;不飛則矣,一飛沖天。」
  到過德國旅遊的人,有人去觀賞過知名的「跳蚤馬戲團」。走進裡頭,在小小的空間哩,遊客們圍坐在小桌子旁,盯著放大鏡看跳蚤表演。
  一隻跳蚤只有零點幾公分大,透過放大鏡可看到跳蚤不但會踢球射門,還會拉車,甚至推移比牠身體超過兩萬倍大的物體,讓遊客驚呼不可思議。
  原來,馬戲團的訓練員的訓練方式,是先將跳蚤關進玻璃箱中,當跳蚤試圖跳躍前進時,擔心會碰到玻璃璧面而不敢跳那麼高。一直將玻璃蓋往下壓縮,直到跳蚤用走的為止。習慣成自然,玻璃箱中的跳蚤,只會走路而不會跳。
  在管理科學中,也有所謂的「玻璃天花板效應」。簡單地說,就是在一個組織裡,雖然沒有明文規定,卻暗藏一些潛規則。譬如:學歷低的,資淺的,或是女性員工,很難破格升遷到高階主管,以致感到挫折不平。
  實際上,就算職場上沒碰到玻璃天花板,但我們還是會在無形中,讓自己像跳蚤一樣被關在玻璃箱中。關住我們的,上枷鎖的,還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
  說得更明白一點,在我們面臨新的機會時,常會提不起勇氣,只顧替自己找藉口迴避。久而久之,就好像被玻璃箱蓋越壓越低,到最後跟跳蚤一樣,失去了跳躍的能力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