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

真是豈有此理

真是豈有此理

有則寓言:一匹野狼跑進農莊,想撲殺一隻小羊果腹。牧羊人的獵犬見狀,馬上追了過來。這隻獵犬體壯兇猛,野狼見打不過,也跑不掉,便趴在地上,流著眼淚哀求,發誓以後再也不敢來打羊群的主意。
  獵犬聽了野狼的哭求,非常感動,於是放了牠。沒想到這匹野狼趁獵犬轉頭離去之際,縱身咬住獵犬的脖子。要不是牧羊人及時趕到驅離,獵犬必定一命嗚呼。
 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:對那些奸佞小人,萬不可心存「婦人之仁」。若是對壞人動了菩薩心腸,心慈手軟,很可能反受其害。
  在一座棒球場上,正舉辦一場大賽。觀眾席上坐滿了人。一個年輕人的視線完全被前面一位貴婦撐的大花傘給遮擋。他客氣地請貴婦將花傘收起,但貴婦完全不予理會。
  過了一陣子,年輕人終於按捺不住情緒,大發牢騷:「為了這個位子,我花了五百塊,卻什麼也看不見!」
  但是,那位貴婦一點也不通情,也回敬他:「為了這把漂亮的大花傘,我花了一千塊。我要讓球場所有人都注意到它。」貴婦一副缺德相,卻振振有詞反駁年輕的正當干預。
  類似這種場景,我們常常遇到。為了維護自己車內乾淨,理所當然地隨手將煙蒂、飲料罐、垃圾袋就往車外一扔;喉嚨咳嗽,隨地就吐痰;貪圖停車方便,在大街上雙併停車;不論開車或走路,低頭滑手機;為了應酬,酒駕肇事。
  這些動作,當事人都有頭頭是道的充足理由。不能老是以「豈有此理」來讓自己忍氣吞聲。「據理力爭」是改變社會亂象必須要走的路;「多管閒事」,才能讓後世子孫不再受氣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