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

提得起 放得下

提得起 放得下

南北朝「世說新語」有一篇「子猷訪友」的故事。
  「子猷」本名「王徽之」,是書法泰斗「王羲之」的兒子。當時他住在現今浙江紹興的「山陰」地方。有一晚,下大雪,他半夜獨起,叫僕人酌上酒來。舉杯往外一看,四周盡是白茫茫一片。
  對雪飲酒吟詩起來,一面吟詠「左思」的「招隱詩」,忽然想起他的一位住在鄰鄉的好朋友「戴安道」來。於是,他一不做,二不休,索性趁夜乘著小船要去找他。
  經過了一個晚上,他終於來到戴家。可是,他走到戴家門口,竟然連一聲招呼都不打,便怡然折身而返。
  有人後來問他,為什麼走進門就掉頭折返?他回答說:「吾本乘興而來,興盡而返。」
  半夜冒著風雪乘船訪友,這份深情雅興,已夠令人企羨。卻不料遠道而來,已經到朋友家門口,又不進門見個面,寒暄兩句,未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  「乘興而來,興盡而返。」想來就來,說走就走,這份來去自如,至性真情,不為俗套所拘,無所牽滯襟懷,最是灑脫可愛。
  從世俗的眼光看,子猷的舉止是有點荒唐。但事實上,人的心性情緒是多變的,一時興起的事,隨著時間的轉移,或受環境事物的牽引,往往會起變化。若「雅興」已過,猶執著勉強自己去作興味已減的「雅事」,便是化作矯揉扭曲的「俗興」了。
  譬如:我們嘴饞或充饑,到麵館叫一碗牛肉麵,再來一盤黑白切,明明衛生不乾淨,味道不夠好,卻捨不得而硬吞。買票看電影,片子差,卻又捨不得毅然退場。這樣,不只是「俗」、「蠢」,而且還很「土」。
  隨情適性,獨來獨往,孤標傲霜雪,不為流俗所限,不為世情所拘,方能成大事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