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

創造腦力經濟

創造腦力經濟

「教育」真正的意圖,應該不只是教出一位認真讀書、循規蹈矩的乖學生,而是要培養成諸葛孔子那樣,能站在高處,羽扇綸巾,運籌帷幄,只要動動腦筋,就能夠功成名就。
  傳統的人格教育,所調教出來的學生,一進入社會之後,死命的做,勞苦的幹,認為「埋頭苦幹」才能出頭天。其結果:「勞力經濟」頂多賺到錢,卻因而賠上健康,生活沒品質,勞累終其一生。
  現代的教育,則已重視「腦力經濟」,培養其「創意」,活化他的腦筋。
  據研究指出:成功者在學校的表現都非名列前茅,而是集中在中段班。過去是前段班的學生,後來只在他的工作領域中,化身一位小人物,朝九晚五,過著喊累叫苦的日子,難得有揚眉吐氣傑出的表現。
  日本的趨勢大師「大前研一」,即是大力主張腦力經濟的人。他遊山玩水找「靈感」,投資報酬率遠勝勞力經濟。
  式樣新穎的鞋子,如果沒有商標牌誌,擺在地攤上大約只有兩三百塊的身價。如果經過行銷人員的巧思,掛上名牌,做些廣告,其身價便三級跳,三千不嫌貴,再打個七八折,馬上有人瘋狂搶購。
  代工廠的勞工,只能在生產線上得到蠅頭小利;真正賺大錢的,竟然是懂得搞行銷通路的「腦力經濟」生意人。
  腦力經濟,讓產品加添文化,提升附加價值,從文案、包裝、廣告、通路,兼具表裡,身價翻揚百倍。
  現代的教育,欠缺的是「創意」的實踐與平台,以及對創意的培養與重視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